为什么净土法门要用苦乐对比这样的明显地把他表现出来?就是通过这种苦,让我们生厌离心,折服我们的刚强。这种乐,让我们生起向往之心、欣求之心,他就符合着这种众生的生命需求。所以他来引导就很顺利,于是我们带着这个厌苦求乐的心来执持名号,得弥陀愿力,弥陀愿力加持就在当下。
所以,为什么叫万修万人去呀。那么这种比较让我们生起深信切愿之心,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心,阿弥陀佛救度又在当下,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。大家看看这个优入,优就有点不是很紧张的,不是很逼迫的,是非常潇洒的。优入,优游从容啊。他为什么能够优入呀?这里面你体会到,阿弥陀佛悲心太重,他组四十八大愿,主要是针对凡夫,就是业障深重、生命轮转的凡夫来救度的。虽然也救度声闻菩萨,但是悲心偏愍罪恶生死凡夫。所以他的加持力也是非常大,只要我们凡夫信愿持名,不需要我们谈什么条件,不需要我们什么功夫,你只要愿去,那就优入。
这种优入我们从古往今来往生的例子来看,那真的是很多人往生之前预知时至,跟大家告辞一下,然后大家来助念,然后面带笑容,非常轻松愉快地就走了,而且还有种种的瑞相,这方面例子很多。有的优入从容,那种不紧张,不逼迫,他不像那个竖出法门,你一定要到什么功夫,才能够解脱生死,他就比较紧张了:我能不能有这个功夫啊?比如你就一念,我临终这一念,能不能正念哪?都很麻烦。你只要信愿持名,你已经交给阿弥陀佛了,阿弥陀佛保证我们往生,是他老人家令我们往生,这时候我们完全放心了,他就能够优入而从容。这里是靠信愿来感通的。
这个我们看《净土圣贤录》,说那个冬瓜和尚,这个人就有点优入而从容的味道。他为什么叫冬瓜和尚?他喜欢吃冬瓜,有这个爱好,大家就叫他冬瓜和尚。他出家在一个华严庵,平时也不讲什么话,但有个特点,他喜欢逛街,每天在街市里面,不管天晴,这个冬天还是夏天,他都喜欢到街上去游走。他有一个同参道友,是他旁边的一个寺院的,一个叫慧照比丘,是他的道友同参。
这冬瓜和尚他有一天在圆寂之前,要往生之前,就告诉这个慧照比丘,说我在正月初六我要往生了,到时候你有时间来给我送一送。好,到了初六那一天,这个慧照比丘就去了,因为这是一桩大事啊,这个一个道友要往生,那自己再重大事情也放一放,去送他一程。结果一到华严庵呢,还没有见到这个冬瓜和尚,他就在等。
这冬瓜和尚正好是有个居士请他赴斋,请他用斋,他才回来,回到寺院看到那个慧照比丘在寺院,他就说:哎,今天你怎么来了?他问人家今天来了。慧照说:你不是跟我约好了,今天要往生,我来送你的吗?嘿,这个冬瓜:哎呀,不是你这说,我都忘了这个事了。他都忘了这个事了。哦,既然都有约,他就沐浴沐浴洗好洗好,就拜佛。他说:好了,我现在就准备走了。
我要走不可不留一句偈子,他说:你就给我写下来吧。就让那个慧照比丘给他写了一个偈。这个偈子一写完,他就带着笑容就这么走了。他的那个偈子也很大白话,像打油诗一样的,把他的一种形状表达一下,叫:“终日走街坊,心中念佛忙,世人都不识,别有一天堂。”
你看看这个人还不简单呢,他每天在街面上,人家看到他闲逛,实际上他心里在念佛还不间断呢,这个心中念佛忙,世间人都不知道,但自己通过念佛就有他的境界,别有一天堂。所以预知时至,那么从容地走。
所以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恩赐。横超而度越,这样就能够横超三界,度脱越过生死的苦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