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第九讲)

《楞严经》修学法要,常钦和尚尼慈悲,诸位法师,诸位在家菩萨,阿弥陀佛!

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页,丙二、发明三观以示调伏。

我们前面的重点讲到菩萨的安住,这一科讲到菩萨的调伏。这个安住的重点,就是在破妄显真,本经的基本上的所观境,都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。

一、这一念心性,当它向外攀缘的时候,所谓的心有所住,当它住在外在的一个相状的时候,这时候就是全体是虚妄了,造成很多的烦恼跟痛苦,所以这一部分我们是讲破除,完全的破除。

二、当一念心性是安住在不迷、不取、不动,向内安住的时候,它全体是真实,所有涅槃安乐的根本。

所以我们在前面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分别:什么是我们心性的真实面?什么是我们心性的虚妄面?这一部分就讲到安住的问题:以不生灭心为住,菩萨才能够产生真实的快乐,跟真实的功德。那么当我们安住以后,接下来做什么事呢?就是调伏。

调伏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,在本经把生命分成两个部分,一个是:我们众生的一个整体的生命;一个是:一个各别的生命。什么叫整体生命呢?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,它是离一切相的,那种无相的真如。古人说是竖穷三际,横遍十方。三际就是说:它本身过去是如此,现在如此,未来如此。在时间上是充满了三际,在空间上是充满了整个十法界。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,这个就是我们前面讲安住。

其实:菩萨的安住——就是安住在这一念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的心性。

但是这个地方还有另外一个问题,你不是安住就没有事了,我们由于这样的心性,因为我们多生多劫造了很多、很多的业力,菩萨还要处理业力的问题。这个善恶的业力,它会熏习我们的心性,就会创造每一期、每一期的生命果报出来,所谓的五阴身心。由于我们过去的生命,创造今生的生命,也将由于今生的生命,创造来生的生命,所以菩萨不是安住就没有事了。

当然阿罗汉安住就没事了,阿罗汉他不处理个别生命的。我们看阿罗汉的思考模式,对生命是一种逃避的。凡夫是全心的投入,弄得自己很痛苦。阿罗汉是全盘的逃避,结果失掉了功德庄严。菩萨对生命这一块啊,是比较中道的,他也不全心的执着,但是他可也不逃避,那么他是什么心态呢?他是调伏——面对它、改变它、调伏它。

这个五阴身心,我们当然是要接受。我们由于过去的善业跟罪业的和合,把你的身心世界创造出来,可能是一个男人的身心世界,也可能是一个女人的身心世界,不管你满不满意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,我们是要接受的。那么接受以后,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?因为你现在的身心是要创造未来,所以你怎么去经营你今生的生命?就是讲调伏的问题。我们对于这个五阴身心,我们待会马上讲到,菩萨怎么去观察五阴?怎么去面对五阴?怎么去调伏五阴?

那么五阴的重点有两部分:第一个是你的感受,另一个是你的想象。

第一、首先我们会观察到:我们的生命世界有很多的感受。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,有快乐的感受、有痛苦的感受。这个感受是看到你过去生命的业力,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来?如果你今生的感受,大部分都是快乐的,表示你从善业中来,你前生造了很多的善业;如果你今生的感受,大部分都是痛苦的,那你是从罪业中来。所以我们从我们今生的身心世界,我们可以看到,我们过去做了什么事情,这个感受叫做认命。佛教只要是过去的东西,就是认命。佛教不试图改变过去,因为不能改变。所以你看凡夫,就是在果报上一直改变,结果弄到自己痛苦当中更增加痛苦。

第二、我们所要观察的是我们心中的想象,这个是关键。因为你的想象,就看到你的未来。你面对生命的快乐、你面对生命的痛苦,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,这是看得到你未来的相貌。有些人,他有一块苹果,他就有一种冲动,想要切一块跟别人分享,这个人来生是大福报的境界。有些人,他有苹果,他是把它藏在口袋里面,那你来生就是贫穷。同样一个苹果,就看到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思考模式,也就看到他未来的生命相貌的雏型,已经看出来了。一个人到了四十岁,你的思考模式,大概就是你来生的一个图形就出来了。当然,在你死亡之前,你都可以改变,但是等你死亡以后,你又变成另外一个认命了,你这个业又变成另外一个果报,那你又得认命了,你这个机会就丧失掉。

所以,我们对五阴身心,跟前面的破妄显真不同:破妄显真对于这个虚妄的攀缘心,是完全消灭。但是五阴身心当然它也是虚妄相,但是它是不能消灭。因为:

你的菩提性、你来生的安乐道、解脱道,都在你一念的想象力!

菩萨对于五阴身心是转变,你得借假修真,你这个打妄想的心,就是你成佛的心!

所以佛陀在讲安住以后,菩萨以不生灭心为住;下一个开始要面对生命,开始去改变你的生命。当然你要改变它,你得先了解它,所以我们这一科开始讲到发明三观,菩萨以空假中三观来调整自己的心态,来创造安乐解脱的未来。这个是一个菩萨安住以后,下一个要做的工作,就是调伏。

丙二、发明三观以示调伏(分二:丁一、总徵。丁二、别释。)

丁一、总徵

佛陀的一个拢总的徵问:

【阿难!云何五阴,本如来藏妙真如性?】

佛陀就问阿难尊者说:是要怎么样才知道,我们凡夫的五阴身心,它的本质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?这个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。

我们解释五阴是分两部分:

一、它的相状:是假借因缘所生,当然这因缘主要是业力,它的色受想行识都有它的相状跟作用。

二、但是它的本质,是如来藏妙真如性。

心性跟五阴的关系是怎么样呢?

这整体生命跟个别生命之间,我们拿一个黄金,黄金是没有形状的,但是你可以把黄金塑造成一个佛像,你也可以把黄金塑造成一只蚂蚁、你也可以把黄金塑造成一个转轮圣王,这就有相状了。不同的相状,它就扮演不同的功能角色,但是这个相状是暂时的。诶…我们觉得这相状时间到了,又把它重新又熔成黄金,又创造另外一个相状出来。那么每一个各别的相状,这个就是五阴的相状。但是它们的本质统统是黄金,这个本质是不能改变的,没有黄金,就没有这些相状。

这个地方所要诠释的,就是《楞严经》一段很有名的话,所谓——观相元妄,观性元真。我们对于五阴身心——观察它的相状是暂时的、虚妄的。但是这个虚妄跟妄想是不一样,妄想是完全破坏,这个虚妄是要保留的,你要借假修真,是改变它的。所以观相元妄,那么观它的体性却是真实的。所以大乘佛法对于生命是保持着:你不能执着,但是你可也不能放弃——不即不离的一个态度。这就是所谓的云何五阴,本如来藏妙真如性?

五阴的相状——是暂时的虚妄的,但是它的本质——却是真实的。

丁二、别释(分五:戊一、明色阴即藏性。戊二、明受阴即藏性。戊三、明想阴即藏性。戊四、明行阴即藏性。戊五、明识阴即藏性。)

戊一、明色阴即藏性

我们的生命体,会有一个物质的世界,包括你的色身,包括你外在所受用的山河大地、你住什么样的房子,这会受用什么样的色身?这个都是属于色阴。那么这个色阴它的本质就是真如,当然它的相状,是由业力的熏习所显现出来的。所以我们怎么去看五阴,会比较全面呢?我们看佛陀从经文当中,以空假中三观来发明,一个菩萨是如何面对你的生命体:

举 喻

如实空义:

【阿难!譬如有人,以清净目,观晴明空,惟一晴虚,迥无所有。】

我们看佛陀教导我们,怎么去观察我们的色身:

先看空观:佛陀这以下都是讲譬喻,先用浅显的譬喻来比喻这个深妙的道理。说:有一个人,以清净目,这个人眼睛很健康,很清楚的看到任何的东西。那么他去看什么东西呢?观晴明空,他去观察晴朗光明的虚空。那么他能观的眼睛是健康的,所观的境又是如此的晴朗光明,所以他得到以下的结果:惟一晴虚,是迥无所有。他看到整个虚空当中,是万里晴空没有任何的乌云。这一句话是比喻什么呢?就是说:佛陀在看我们色身的时候,比方说,你的色身不管是健康、不管是多病,首先你要看你自己的色身啊,你要告诉你自己,你本来没有这色身——迥无所有。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,你本来没有色身的。在你整体生命当中,没有你这个身相存在。那本来没有,是怎么有的呢?看下一段:

如实不空义:

【其人无故,不动目睛,瞪以发劳,则于虚空别见狂华,复有一切狂乱非相。】

合 法

【色阴当知亦复如是。】

其人无故,不动目睛,瞪以发劳,则于虚空别见狂华,复有一切狂乱非相。这个人是无缘无故,这个地方很重要!

我们一个人生命的开始是没有开始的,它没有原因的——

要是说生命有开始,那这个生命就没办法结束,有真实的因,你就不能消灭啦。所以这个妄想是没有因的,所以达妄本空嘛,它没有个开始。那是什么时候开始打妄想呢?就是没有开始。那么没有开始的时候,他在无始劫来一念的妄动就不动目睛。

不动目睛这一句话指的是:我们一个人本来眼睛是正常,是要眨眼睛,但是这个人他突然间不眨眼睛,他就专注在一个所缘境,就表示这个人开始产生攀缘了。你看比方我们眼睛专心看一个东西,就表示什么?表示仁者心动。你的心开始向外去躁动。这就是我们一念妄动以后的第一个所谓的无明业相,最根本的一个造业动态的开始。瞪以发劳,眼睛瞪久了以后就产生疲劳,这是指的能见相。则于虚空别见狂华,这是我们境界的所见相。那么这个地方都是微细的第八识的三细。

那么真实表现出来色身的是下一段:复有一切狂乱非相,就是从第八识的三细,然后因缘成熟了,表现出来我们外在的受用,就是在虚空当中本来没有华,突然间我们眼睛有毛病,因为你一直看虚空看久了,突然间,诶!感觉到虚空有一个如梦如幻的华出现,那我们的色身亦复如是。

佛陀引导我们怎么观察色身呢?

首先你告诉你自己:我们本来没有这个色身,后来在前生的某一生,突然间一念妄动,去造了某一种业,可能你造的是一个善业,你到了三宝的地方,突然间看到三宝的庄严,产生强大的布施持戒,诶!你今生的色身特别的庄严美妙,你所受用的这些物质世界是如此的安乐美好,就是那一念的妄动。那么你在某一生也可能是一念的妄动,是往邪恶的地方动,你今生的色身短命多病,受用的果报也特别的卑贱。所以说,我们的色身是在过去生的某一生,遇到某一个环境,结果仁者心动,心动以后就创造一个业力,那么今生把它表现出来。就好像:虚空本来没有一个华,结果突然间我们眼睛一瞪,诶!华出来了,等到结束的时候,这个华又消失掉,这个就是我们对色身的观察。

所以如实空义——这个空观所观察的是心性的本体,是离一切相的。但是假观所观察的是心性的作用,叫做循业发现,个人循业发现的。

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,跟大家报告一下——

我在讲《楞严经》的时候,有一天…我要回我的房间,结果我开门的时候,不小心,这个门撞到我的头,产生一个包。那我就想:我这个头的包从什么地方来呢?你说,门给我这个包,不对!这个门是个物质,它怎么可能把我头上的包创造出来呢?你说,我头上自己产生的,我头上也不可能有这个包啊。那是从什么地方来?从《楞严经》的角度来说:我本来就没有这个包,但是门跟头碰撞的时候,我过去的某一个业力成熟了,就把这个包创造出来了。那么我在承受业力的时候,这个业力慢慢慢慢就像放电一样,放消失了,诶!这个包也不见了。

所以我们的色身是没头没尾的,生命是没头没尾的。来无所从,去无所至,它只就是在过程当中,因缘合和虚妄有生,因缘别离虚妄名灭。当业力在释放的过程当中,它的确有它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。但是你问它从什么地方来?你问它将往哪里而去?如果你一定要问的话─

那它是从清净本然的空性而来,它也回到了清净本然的空性,所以说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如此而已!

你说你现在的色身:比方说我释净界,我几十年后,我往生了,那我这个色身跑哪里去了呢?就跑到本来无一物的地方去了。它从本来无一物而来,它也回到了本来无一物而去了。等待下一个业力的成熟,又创造一个因缘的假相,这就是我们对色身的观察,就是所谓的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即空就是说它本来没有;即假就是循业发现;它本来没有,但它就是因为因缘就有了。这个就是我们对色身的理解,哦是这样子观察的。我们不执着,但是也不排斥,因为我们要假借这个色身。

《楞严经》讲到五阴——

我们对五阴的态度,跟前面对妄想的态度是不同的。我们前面对攀缘心是绝不留情,完全的破妄显真。对五阴的话叫借假修真,你一定要跟你今生的生命沟通的,一个菩萨不能够对今生的身心世界是全面的拒绝,那你就是在修出离之法,不是修菩提法。所以说,色身是暂时有,但是你好好的利用,它可以把你带回家的。

佛法的思想是这样:

我们从本来无一物,一念妄动离家出走了,你现在回家,你要循着你的老路回去。你当初是怎么离家出走的,你现在还是根据这个路线回家,没有其它的路线,这叫就路还家。所以我们不管你对今生的身心满不满意,你还得要利用它去创造净土的功德、创造你菩提的功德,这个就是调伏。

戊二、明受阴即藏性

前面的色阴是一个外在的物质的世界,这以下的受想行识是一个内心的精神状态,精神状态第一个出现的,就是我们心的感受:

举 喻

如实空义:

【阿难!譬如有人,手足晏安,百骸调适,忽如忘生,性无违顺。】

佛陀说:阿难!佛陀也是讲譬喻说:比方说有一个人,这个人的双手双脚四肢,都非常的安适快乐,百骸调适,百骸就是整个身体非常的调和顺畅,他的内心的感受是快乐的,他整个身体的感受是顺畅的。那么就在这安乐顺畅的过程当中,忽如忘生,性无违顺,他突然间忘掉自己身体的存在,他心中的感受也消失掉了,那么这个时候内心性无违顺,他的感受是安住在不苦不乐。这个违就是不如意的境,就是一种痛苦的感受;顺是快乐的感受。也就是说,我们本来的面目,从空观的角度来照见感受,当你问感受说你从什么地方来?诶!我们本来没有这种感受,人生本来是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,那本来面目是一念清净的心性,没有感受,那现在怎么就有感受呢?看下一段:

如实不空义:

【其人无故,以二手掌于空相摩,于二手中,妄生涩滑冷热诸相。】

合 法

【受阴当知亦复如是。】

心性本来是没有快乐、痛苦这一件事情,但是突然间无缘无故,在过去的某一生当中,遇到某一件事情啊,就以二手掌,这个二手掌,比喻这个根、尘,六根面对六尘,可能你是眼根看到佛像去礼拜,或者看到僧宝去供养,或者遇到法宝种种的赞叹学习。这个根尘,六根攀缘清净庄严的六尘。这个根尘的互相摩擦作用,或者是你过去六根去攀缘五欲的六尘,在那个地方互相摩擦作用,就把你的感受,今生的感受创造出来了。

那么这个感受有四种——涩、滑、冷、热。蕅益大师说:这个涩─苦涩,就是什么呢?三恶道痛苦的感受。这个滑指的是人天的安乐感受;这个冷是二乘的这种偏空枯寂的感受;这个热呢?是菩萨慈悲荣耀的感受。这四种感受,就是这整个九法界的感受,就是我们过去生六根攀缘染净的六尘,然后相互的作用(就是:造业),就把你的感受创造出来,而我们现在的感受亦复如是。说这个感受也不真实,个人的循业发现。

我可举一个很清楚的事情:比方说,我们有一群人,四、五个在一起喝茶,其中某一个人讲一句话,三个人听,觉得没什么,其中一个人听了就很痛苦。那你说:你的痛苦感受从什么地方来呢?你说,是这一句话引生的。不对!如果这句话,真的可以使一个人痛苦,那其他的人听到,都应该痛苦才对啊。其他三个人听了都没感受,那表示你自己有问题。我们自己这方面:可能我们曾经去毁谤过别人,我们曾经有口业过。所以这一句话,应该说:这句话,去启发我的业力。它只是敲门,那真实的感受是你的业显现出来的。

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——

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从外面来的,所有的事情,都是你内心显现出来,让你自己受用,这叫自变自缘。唯识学说:你自己变现一个相状,你自己去受用攀缘。外在的人事永远只是一个助缘,没有一件事情是离心别有的,离开你的心另外存在,不可能的事情。

我个人体验很深的一件事情:我在僧团住了二十二年,我出家二十二年,我除了在外面讲经以外,大部分都在僧团待着。我就看这个人啊,一个人发心出家了,又走了,来来去去看了几百个。你看一个僧团,我们住同样的房子,穿同样的僧服,吃同样的饭菜,有些人整天是愁眉苦脸,有些人内心充满了快乐,很奇怪啊,同样的环境啊。在家人就不用讲,因为在家人,有些人福报大,住大房子,我们出家人是:你不管你福报大小,你来到僧团是一视平等。但是同样的环境接触的时候,福报大的人,他的善业力强,他跟外面的环境接触的时候,他自己变现的这一部分是快乐的。你有罪业的人,你本身的罪业跟饭菜接触的时候,你自己变现这一部分是苦恼的,这个人循业发现。

你迟早要明白这个道理,你才可以去改造你自己。我们一般人,都是把所有的过失推给别人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生、一生,我们错误的痛苦的历史一再的重演,因为我们永远找不到问题的根源。

一个人不能自我反省回光返照,那你就没有一个美好的来生,你今生就空过了!

一个菩萨,你可以有一个不满意的过去,你也可以有一个不是非常满意的现在,但是你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安乐的未来。就是你要觉悟,而觉悟的本身,你要先知道生命是怎么回事。所以一个人,当你面对某一个人事痛苦的时候,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,去佛堂忏悔。对啊,去佛堂忏悔。你自己的业显现出来的,别人只是一个助缘。

所以这个人的感受,是自己两个手掌把它摩擦创造出来的。所以个人的感受,这个是。所以你想知道你前生到底都做了什么事情?你看你的感受就知道了。感受是看过去,下一个想像就看你的未来,这个想就很重要了。

戊三、明想阴即藏性

这个想它有两个相貌:

第一个、於境取相:感受是没有相状的,它是一个快乐跟痛苦的感受,这种直觉的感受。这个想阴它开始去攀缘一个相状,他心中肯定有一个相状,可能是一个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等等,有各式各样的相状。

第二个、然后在这个相状里面,开始施设名言;这个名言就是分别,产生善良的分别、产生邪恶的分别。

总之,身为一个想象,第一个捏造一个相状出来,第二个在上面不断的分别,然后开始准备造业了。想就到了思,下一个行阴就开始造业了。我们看这个想阴对我们影响是太大了,尤其是:你的未来——就在你一念的想象力。

举 喻

【阿难!譬如有人,谈说酢梅,口中水出,思蹋悬崖,足心酸涩。】

合 法

【想阴当知亦复如是。】

佛陀解释想阴,也是用譬喻的。佛陀他讲出两个譬喻:

第一个、谈说酢梅,口中水出。这个人他嘴巴本来没有口水,但是他心中想象酸酢,想象这个梅子,那么当他把这个酢跟梅子的相状现出来以后,他在那边谈说(谈说:就是分别,不断的分别。)诶,这时候他的嘴巴就自然的流露出口水出来。

举曹操的例子:我们中国有一个公案叫做望梅止渴嘛,曹操他带军队去行军的时候,到了一个丛林,迷了路,这个士兵又饥又渴,士气很低落。曹操这个人很聪明,他出来讲话说:大家不要怕,我知道在前面不远的地方,有一个梅子林,那个梅子又酸又大,我们继续往前走,一定可以找到梅子林,就可以解渴了。那么曹操讲这个话的时候,一般人缘这个话,他就会出现相状嘛,每一个人就有想象力了,我们听到这句话就会想…哦!里面有一个梅子又酸又甜。诶,这个时候口水就出来了,口水一出来的时候,这个饥渴的相状暂时就舒缓了,士气大振,就往前走,果然找到水。所以你说,你的口水从什么地方来呢?就是想象出来的嘛。

第二个、另外一个情况,思蹋悬崖,足心酸涩。这个人他没有真正的站在悬崖,但是他思惟自己蹋(蹋就是站立)站立在一个万丈的悬崖当中,这个时候他的足心就有酸涩的感受出现。

所以:口水从什么地方来?足心的酸涩从什么地方来?就是我们想象出来的。所以想阴当知亦复如是。我们过去的想象力、分别功能就是从这个地方而来。大概一个人的未来,就看你平常遇境逢缘,经常用什么想象,大概就知道你来生将往哪里而去了。

这个想象在唯识学上说,它对我们生命未来的影响,有两个重点:第一个、影响你是不是安乐。第二个、影响你是不是解脱。

一、我们从安乐道来看:比方说,我们现在想象一个杯子,里面装了半杯的柳橙汁。那么你面对这样一个所缘境的相状的时候,一个杯子有半杯的柳橙汁,你产生什么样的分别?有些人说:哎呦!不错哦,还有半杯哦。这个人今生跟来生,他快乐的时间多,因为他经常想象他拥有多少。那么有些人说:哎呀!糟糕了,这个柳橙汁剩下半杯而已。他看到那个空掉的那半杯,他看到了他失掉的这一部分,这个人不管你福报多大,你未来的生命,痛苦的时间肯定多。你经常思惟,你的想象力是着重在你得到的这一部分,你拥有多少,你的快乐的时间会长一点。你经常去思惟你失掉的部分,那你未来的生命,不管你福报多大都没用,痛苦的时间肯定多,因为你的感受业力显现出来以后,要经过你想象的转换。

我们第六意识的想象力,对福报的影响很大,尤其是年纪越大的人越明显!

你看,差不多四十岁是一个转折点,我们四十岁之前,从唯识的角度,那个受─六根特别敏感,对不对?年轻人他那个舌头、他那个身体的感受,舌头的感受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特别强,他对外境的苦乐感受特别厉害。但是到了年纪大了以后,他的六根暗钝,你看年纪大的人,他吃什么都没什么感受了,他六根暗钝了嘛。但是你讲一句话刺激到他,那不得了、非常严重。

在《唯识学》上说:年轻人重视的是身受,老人家重视的是心受─内心的感受,因为他六根暗钝了,所以诸位,你跟老人家讲话要小心一点啊!他是靠著想象力在过活的,因为他跟外境几乎没什么接触,因为他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,用了五六十年,大概该破了破、该坏了坏,他吃什么都没感觉了。那么他的生命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?完全靠想象!一个老人家,你讲错一句话,他这一句话放在心里面好长、好长一段时间。他是活在自己的想象,心受。

这个受、这个想象我们可以这样讲:外在的环境我们没有选择权,我们今生会遇到什么人、遇到什么事、你会跟谁在一起,这一部分,你如果一定不满意,你要怪前生的你,你改变不了的。所以外在环境的这一部分,你没有选择权,你来到人生,你对今生外在环境,只有两个字认命,就只有这样子。佛陀不改变外境的。身为一个释迦牟尼佛,万德庄严的佛陀,琉璃王要灭释迦族的时候,佛陀用神通力三次的阻挡,还是没有成功,琉璃王照样把释迦族给灭掉。目犍连尊者不服气,用钵救了五百个释迦族,想要留了做种,结果变成血水。万般皆是业,半点不由人,一旦这个业成熟的时候,佛陀都不能改变。

你要永远记住——

我们是生长在一个有漏的、就是有残缺的世界,这世界充满了安乐,但是也充满了痛苦,这一部份你改变不了。但是你可以选择:我用什么样的想象来面对,这个你可以选择的。

你看有一个公案说:有一个老太婆,这个老太婆她有两个女儿,她大女儿是卖雨伞的,小女儿是卖冰棒的。到下雨天的时候,老太婆就很痛苦,哎呀,下雨天我的小女儿冰棒卖不出去了。出太阳的时候老太婆也很痛苦,糟糕了,我的大女儿雨伞卖不出去了,所以都很痛苦。后来善知识说:你不要这样想,你换个角度,你下雨的时候,你想想你的大女儿,把那个所缘想象力放在大女儿身上,哎呦,雨伞卖得不错。那么出太阳的时候,你想象你的小女儿,诶,不错啊!冰棒卖得不错。大女儿要卖雨伞、小女儿要卖冰棒,这老太婆没办法做主的,他作不了主的。我们不是上帝,我们对生命没有主宰性。但是你心中去面对生命的时候,你要怎么去想象,这是你可以做主的。

我必须提醒大家一件事情——如果诸位受了菩萨戒,你在发菩提心,修菩萨道的时候——曾经有一个法王说,一个人要行菩萨道,你不能让自己落入到非常痛苦中,不可以。你的生命经常活在痛苦当中,你很难发菩提心。佛法不追求快乐,但是要追求安乐,适当的安乐。你连你自己都不可能让你自己安乐,你怎么让众生离苦得乐呢?所以我们改变不了外境,但是你经常要作正面的思考,这一部分是你可以做主的。

二、解脱道:当然这个地方讲安乐道,那解脱道更是如此。极乐世界的功德,你对佛号的皈依,一个人对佛号万德洪名,然后一心归命,那你这个佛号的功德,要跟极乐世界的庄严相连结才可以。这块我们等到《念佛圆通章》再来说明,我们如何把佛号跟极乐世界的功德做一个连结,然后对佛号产生强烈的皈依。

总而言之:在你修学当中,你想要让你今生活得安乐,更重要你要创造美好的未来,你的想象力很重要。你看你…你有财富的时候,你用什么方式来想象,你喜欢跟人家分享或者独自占有,这样的一个想象开始运转的时候,其实你来生的相貌就开始出现了,所以我们的想阴会决定我们今生的苦乐,也会决定你来生的去向。

戊四、明行阴即藏性

这个行就是一个流动相,我们凡夫的心不是寂静的,他是一个躁动的、动态,这个动态就开始造业了。所以前面的第六意识是想象,这个行阴就是造作。当然它的造作其实受了想阴的影响,你的心往哪一个方向思考,你认为财富是跟人家分享的,你有这样的思想,你就会造作布施的业出来,所以你造作的一个方向,是受著想阴的主导,所以到想阴之后变成行阴。

举 喻

【阿难!譬如暴流,波浪相续,前际后际不相踰越。】

合 法

【行阴当知亦复如是。】

那么我们内心的一种造作的功能,是什么意思呢?佛陀说就像一个暴流,就是一个从高山上,流下一种快速的水流。那么这个水流的性质有两个:第一个、波浪相续;一个波浪接一个波浪,它中间是没有中断的;第二个、而且它前面的波浪跟后面的波浪,不会互相的超越。

所以当我们在造一个业的时候,一直造业,那个心是念念相续的,才能构成业力。你看我们造业的时候如果中间忏悔,那么这个业就没有成就。就是你在做的过程当中,方便时、根本时,在整个过程当中只要你忏悔,然后改过,那这个业就不能成就了。所以业一定要怎么样?相续,很坚定,那么这个果报就很坚定。

唯识学讲一个业的成就,要有三个条件:

第一个、意乐:你要有这种动机,你看你你开车来慈明寺,你压死了三只蚂蚁,这个算不算罪业?这根本不是业,这个不能讲罪业,因为它里面没有动机啊,没有意乐啊,这顶多也是无记业而已,不能讲杀业,杀业的成就要有杀心的、要有意乐的。第一个你要有意乐。

第二个、你要有加行:你要有方法,你要采取行动。

第三个、究竟:对方死亡。

所以这个业它要像水流一样,一个接一个,要有相续力、坚定力,要有意乐、加行、究竟才构成一个业,行阴当知亦复如是。

在这段文,蕅益大师讲出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,你读到行阴以后,你要去思考两个问题:

一、造业是谁?

二、忏悔是谁?说:诶!造业是我啊,我在造业啊,也是我在忏悔啊!不对!造业的就是:你那个内心当中,那个念念相续的念头,行阴就是那种造作,是行阴来造作;现在你忏悔呢,也是靠行阴缘三宝的境界来忏悔,所以我们真正的造业是行阴来造业的。当然这个行阴我们作不了主的,从修证的角度,它是受著想阴的主导,还是在你的想象,你是正确的思考,或者邪恶的思考,就引导这个行阴去造业了。

戊五、明识阴即藏性

这个识阴就是一个我们讲异熟识,第八识的一个仓库。前面的感受而产生想象,带动我们的造业,那么这个业造完以后,跑哪里去呢?跑到我们第八识。第八识全部一五一十的把它收藏起来,就累积一个来生的能量。我们看这段经文:

举 喻

【阿难!譬如有人,取频伽瓶,塞其两孔,满中擎空,千里远行,用饷他国。】

合 法

【识阴当知亦复如是。】

我们讲出一个譬喻说,比方说有一个人取频伽瓶,这个频伽瓶就是迦陵频伽共命之鸟,这种鸟,一个身体两个头,因为形状很美丽,所以商人就把它做成一个花瓶的形状。但是它本来是两个头,但是两个嘴巴是相通的,但是这个时候把两个口啊向外开通的口把它阻塞。一个频伽瓶阻塞两个孔表示什么意思呢?表示我、法二执;凡夫因为执著有一个内在的我,跟外在的法。这时候我们就产生生死轮回了,就有以下结果了:

满中擎空,千里远行,用饷他国。那么本来迦陵频伽瓶里面的虚空,跟外面的虚空是一空无二空是相同的,但是这个人把这个瓶口塞住以后,他就认为里面的虚空跟外面的虚空不同。那他怎么做呢?他就带着这满满的虚空啊,擎(擎就是携带)拿着这样的一个瓶子啊,就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去远行,到他国去享受。那么识阴当知亦复如是。

这是比喻什么呢?比喻说:当然阿赖耶识或者讲异熟识,它是我们整个生命的根本。它就不断的释放业力、成熟业力,创造一个果报,又创造一个果报。但是它在创造果报当中,其实它的本性还是毕竟空寂的,我们讲梦里明明有六趣,就是阿赖耶识当它被阻塞的时候,被塞住的时候,我们看到无量无边的一次一次的生死轮回,但是你醒后空空无大千。其实这个花瓶里面的虚空,跟外面的虚空是不二的,阿赖耶识的本质,跟真如是不二的,是这个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