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第十五讲)

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七面,壬二、调息。

这一科是说明调五事,调五事当中的调身、调息、调心,调三事。在调三事当中,智者大师把它分成三个部分,就是入禅、住禅跟出禅。这个所谓的入禅,就是我们在正式修止修观之前,叫做入禅,在止观的前面叫入。

在入禅当中,智者大师提出来说,我们应该在开始要有一个逆作方便。就是说,你在修止观之前,你可以先拜拜佛,经行一下,把你的身心调到随顺于止跟观的相貌,虽然它不是止跟观,但是它可以作止观的方便,叫做逆作方便。拜完佛,经行完以后,你就开始调身。这个调身,就是你准备一个座位,很舒适的座位。准备好以后,坐上去,开始从下而上,把你的脚准备好,手、腰部、脊椎、颈部乃至于舌头、头部,把它调的很正直而且放松,放松而正直。这个就是所谓的在入禅的时候,调身,把身体的状态调好。

这以下就调息,调和我们气息。我们看它的内容:

四、初入禅调息法者,息有四种相:一、风;二、喘;三、气;四、息。前三为不调相,后一为调相。

智者大师首先说明我们呼吸的这个吸。这个吸,就是从鼻孔到丹田,这是一个吸,这叫入息;从丹田到鼻孔,这也是一个息,这个叫出息。这种息,智者大师说,有四种差别相貌:风、喘、气、息。前面的三个是不调和的相貌,第四个是我们所需要调和的相貌。

什么是风、喘、气、息呢?智者大师以下解释:

云何为风相?坐时则鼻中息,出入觉有声也,是风也。

所谓的风相,就是你在坐的时候,鼻中的气息,它从鼻子到丹田,丹田到鼻子的过程,它会发出一个音声,这个音声主要是来自于气管或者肺部,发出的一种声音,这是风相。这个风相在四相当中是最严重的相貌,就是说你的呼吸系统有毛病了,有的肺有毛病,或者是气管有毛病,使令你这个气在活动的时候,这个气管或者肺发出声音。这种风相都是应该要看医生的,不是调而已,这是有严重的问题了。

云何喘相?坐时息虽无声,而出入结滞不通,是喘相也。

这个喘相,就是你呼吸的时候没有声音,但是它这个息在出在入的时候,结滞不通,这个结滞就是阻碍。气息在活动的时候,它不是很顺,它有阻碍,这是喘相。这种结滞不通就是你的气息不足,气虚,就是中气不接下气,这个就要调。当然这个调有时候是一时的,一时的就用吐纳法,如果是长时间的,就要吃一些补中益气的药丸来调,把这个中气给它补足。喘相主要是气息不足。

云何气相?坐时息虽无声,亦不结滞,而出入不细,是气相也。

这个气相,就是你的气息没有声音,而且也很顺畅,气在活动的时候也很顺畅,但是出入不细,就是你这个气息很粗很急,这个是气相。这种情况,假设你前面有逆作方便,你已经在打坐之前有慢慢的拜过佛,有经行过了,还是有这种气相,表示你的性格比较急躁,你在拜佛的时候就要慢一点,刻意去调整你这个急躁的心性。就是说我们这个气息喘的太快,当然也可能你刚刚工作完,或者就是你的个性比较急躁。

云何息相?不声、不结、不粗,出入绵绵,若存若亡,资神安隐,情抱悦豫,此为息相也。

这个息相,智者大师先做一个检别。它不声,出息入息的时候没有声音出现,静悄悄的,而且它也不结,它没有阻碍,它呼吸很顺畅。第三个不粗,就是不急促。

它到底是一个什么相貌呢?这个息是一个什么相貌呢?出入绵绵,若存若亡。这个绵绵,就是它很深长,绵延不断。就是说这个呼吸它能从鼻孔一直深到你的丹田,绵绵不断,深长。若存若亡,是指它的相貌不粗糙,微细而不粗,非常微细,微细而深长,深长而微细,出入绵绵,若存若亡,这个是息的相貌。

这样的呼吸,如果能出现这样的相貌,它有什么好处呢?资神安稳,情抱悦豫,它能够滋养我们的神,能够滋养我们的心识,使令我们的心神安稳,情抱悦豫,使令我们精神旺盛,心情快乐。道家说我们的身体,有地水火风四大,四大当中,最重要的就是风大——气,风大一调,你的地水火就调和,所以说这个气息在四大当中是最重要的。智者大师他调身以后,又特别把调息又标出来,气息。

古人说,药补不如食补,食补不如气补,说你用这个药物来补,不如用调饮食来补,对身体来的好;饮食的补不如你能够调和气息,这个气息对我们的色身,资神安稳,它能够滋养我们的身心,使令我们的身心安而且稳。而且你这个气息调的好,情抱悦豫,心情特别的快乐,打坐能够坐的久。

这个气息的调和在道家上说就是吐纳。这个吐纳,我看道家的说法,他特别注重在这个吐,吐气。我们一般人总是认为说,我要好好的吸气,把这个气吸饱,但是你发觉很困难,你怎么吸都会觉得吸有困难,为什么呢?因为你的吐气不彻底,所以道家的吐纳法,他特别强调吐气。他说,你这个吐气要吐的非常的彻底,把肺部里的浊气要完全吐出来,你才能够彻底的吸气,你没有彻底的吐气,不能彻底的吸气,所以他把这个吐字放前面。

这个吐纳的法的关键就是说,你这个吐气要慢,吸气要快,它的比例是一比三。就是说你吐气的速度,你所要花的时间是吸气的三倍。他还讲出一个数目,说你吸气的时候,刚开始,我们可能吸的比较慢,数一到四,一二三四,心中默念,你这个吐气,就要数到十二,慢慢的慢慢的,你的气长了以后,你能够一次吸气可以到七,那吐气就到二十一。就是使令你吐气的时间是吸气的三倍。

我们看印光大师的念佛方法,他的念佛法跟吐纳调息是相配合的。他说这个吸气的时候不要念佛,吸气的时候念佛,你的气调不好。吸气的时候,你就专一的吸气,吸气的时候当然是时间比较快,嘴吧闭起来,用鼻子专心的吸气,吸完以后,他要你慢慢的吐,三三四,慢慢吐,有规律的,不要一种躁动相,缓慢而有规律的把这个气彻底的吐干净,这个是吐纳法,你经常用这种吐纳法吸气,你那个气息调到这种情况,心也容易寂静,你气息调的好,心容易寂静,这个气息跟心的互动非常密切,所以他这个调身息心,身体影响气息,气息影响内心,它这三个是一个扣一个。你气息调不好,你心要静下来,非常困难,你会发觉非常困难。

守风则散,守喘则结,守气则劳,守息则定。

智者大师,他是用数息,数息就是以这个息为所缘境,所以加一个守字。如果你是一个风相,这种风相,你不调它,还把它当所缘境,守住这个风为所缘境,时间久了,有什么过失呢?则散,你心就容易散乱,不容易专注。

守喘则结,你气息不调,气已经不足了,你这个中气不接下气,你还以这个气为所缘境,则结,你总会觉得,这一坐下来,心中会闷闷不乐,非常的沉闷不快乐。守气则劳,你的气很粗,守久了以后,就是劳,就是很疲惫,这一堂课坐完了,很辛苦,很疲惫。

守息则定,你能够以这个息,出入绵绵,若存若亡,那么你内心能够安定,因为它资神安稳,情抱悦豫,你容易安定下来。这个是四个不同的结果。

坐时有风喘气三相,是名不调;而用心者,复为心患,心亦难定。

这以下总结前面的话,我们打坐的时候,你的气息,假设出现风喘气三相,这个就是不调和了,你心专注在你气息的不调和相,复为心患,反倒是你的内心又出现了毛病,或者是散乱,或者是沉闷不快乐,或者是疲惫,当然这样的情况,心亦难定。你要能够专一的在你的所缘住安住,就有困难。那怎么办呢?

若欲调之,当依三法:一者下著安心。二者宽放身体。三者想气遍毛孔,出入通同无障。若细其心,令息微微然。息调则众患不生,其心易定。

这个调和的方法,智者大师提出了三个:

一者下着安心。智者大师很重视这一点,后面讲到心缘所境,他也讲到这一点。就是说你这个所缘境不能太高,不能在腰部以上。智者大师他特别赞叹以丹田为所缘境,他这种说法跟中国的道家的说法是一致的,就是欢喜丹田当所缘境。这个丹田是气海,你经常注意丹田,你的气容易足,而且内心容易安定,就是这个肚脐以下两到三公分的地方,叫丹田。就是说你不调的时候,你的心放在丹田或者放在大地都可以。

二、宽放身体。有时候我们不调是太过紧张,有时候你修行求好心切,念佛越念越快越紧张,肌肉绷紧,肌肉绷紧的时候,气息就急促,这个时候你要求你自己放松,这个肌肉放松下来,这个宽放身体,使令你的肌肉放松下来。

三者想气遍毛孔,出入通同无障。你可以先吸气,吸的时候嘴吧闭住,然后用嘴吧吐气。吐的时候,你观想这个毛细孔,把这个气吐出去,出入通同无障,把那个有障碍的地方,把它吐出去,这个就是吐纳法。吸气,比较快的吸气,然后吐的时候,你稍微克制一下慢慢的吐,一方面观想,你还不是嘴吧吐气,鼻孔也吐气,全身的毛细孔都吐气,慢慢慢慢把这个气吐出去,然后再吸气,然后再全身的吐气,这样的吐,弄个三次,气息就容易调。

若细其心,令息微微然。若,就是或者。就是说,可能你这个跟心的急躁有关,把心静下来,心静下来你的气息就能慢慢的微弱。总之,息调则众患不生,其心易定。风大调和,则四大调和,四大调和,则身安道隆,所以其心易定。

是名行者,初入定时,调息方法,举要言之:不涩不滑,是调息相也。

调息的相貌,智者大师提出两个:第一个不涩,就是呼吸的时候不会觉得有阻碍的感觉,很顺畅。它也不滑,它也不急促,顺畅它又缓慢,缓慢而又顺畅,出入绵绵,若存若亡,这是息调和的相貌。

这个调息,从我过去的经验当中,我觉得调息,不应该等到入座才调息,这个逆作方便的时候很重要,就是你在拜佛的时候,拜佛的时候,忏公师父一再强调,拜佛的时候,脚掌要抓地,这个是非常重要的,下实上虚,他这个方式是来自于太极拳的方式。你看,他整个太极拳的打法,从刚开始到结束,他的下部都是用力的,太极拳,落地生根,他那个脚掌它是抓地,但是他的上半身一定是放松柔软的。太极拳的打法,是下实,就是腰部以下肌肉是绷紧的,上虚,上半身是完全放松的。我发现这个忏公的拜法跟太极拳是非常的类似。他这个完全是调气息的方法。

所以你在拜佛的时候气息能够下实上虚,你再入座,它就容易调,就算有一时的不调,就算是出差错,稍微用一点吐纳法,它就能调过来。所以这个拜佛不要拜的太快,你拜佛拜的快,贪求那个数目多,你一入座,你的气息就很难调。

其次,如果说你开始要修止观,拜佛的时间也不能太长,你拜的太多,你耗损精神体力,你待会打坐,你要去操作止观,你会发觉有困难,精神体力就不够。你逆作方便的时候,你就必须要为你下一个阶段的打坐,你就要为它做一个前方便。

壬三、调心

他是调身、调息、调心,由粗到细。

五、初入定时调心者有三义:一、入。二、住。三、出。初入有二义:一者调伏乱想,不令越逸。二者当令沉浮,宽急得所。

我们在出入禅的时候,调心有三义。就是一、入;二、住;三、出,分成三个阶段,这个是讲到入禅。入禅的时候有二义:一者调伏乱想,不令越逸。二者当令沉浮,宽急得所。

这个调伏乱想,不令越逸,它是一种正念的功夫,念力,正念。我们在修调心的时候,刚开始你要能够善取所缘境的相貌。比如说你念佛,你一定是经过一句弥陀念诵听,经过念,心念、口诵、耳听,去取到你所要的所缘境,那么善取所缘境相貌以后,其它的工作做什么事呢?就是心于所缘专一安住,心于所缘相续安住,这个就是调伏乱想,不令越逸,正念。

正念以后,还要正知,当令沉浮,宽急得所。你在专一所缘相续安住的时候,这个过程,它有时候很顺,有时候就不顺。就是,它中间会有一些状况出现,可能是浮,可能是沉,可能是宽,可能是急,这个时候,你的正知,就经常的保持一个觉察的功夫,来觉察你的心,是不是沉,是不是浮,是不是宽,是不是急,虽然你的所缘境是专一相续的安住,但是你的内心状态,必须保持在一种明了跟寂静的状态,简单就是这样。就是你在修习禅定的时候,除了你的心一境性以外,你还要使你的内心保持明了,寂静明了,宁静而住,这是一个禅定的相貌。

智者大师,他讲这个调心,他在二十五方便讲调心,正观的时候也是调心,这两个有所不同。智者大师他认为,禅定是前方便,他在前方便讲调心是偏重在禅定。他讲正观的时候,他讲调心主要是修观,偏重在我空法空观。智者大师他认为,禅定是观的前方便,你这个观察诸法的实相,绝对不是在躁动的状态,一定是在寂静的状态,是在明了而寂静的状态。所以他这里的调心,事实上是在修禅定了,修止。你看他的后面就知道。

何等为沉相?若坐时,心中昏暗,无所记录,头好低垂,是为沉相。尔时当系念鼻端,令心住在缘中,无分散意,此可治沉。

这个沉相,就是昏沉的相状,虽然你内心当中专一相续的安住在所缘境,但是你心中已经昏沉。什么叫昏沉,心中昏暗,无所记录。你的内心已经是昏暗,那个明了性已经是退失了,一片黑暗。无所记录,念力也会失掉。那么身体呢?头好低垂,这个头垂下来,垂头丧气的,这是沉相,昏沉的相貌。

那怎么办呢?尔时当系念鼻端,令心住在缘中,无分散意,此可治沉。智者大师说,这个时候你可以专心的注意你的鼻端。这个鼻端的所缘境是相当的高,但是它可以作为一时对治昏沉的方便,你这个昏沉是头部的氧气不够,气血不够。你这一注意鼻端,把这个气血,把它调上来,使令脑部的气血多一点,它就不容易昏沉。他这个地方只是一时的方便,你不能老是从头到尾注意鼻端,这不可以的。

不过这个在宗喀巴大师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,他说你可以打开眼睛,去取这个光明相,这个非常好。我们打坐的时候,经论上说,你这个房间里面不要把所有的灯光都关掉,不要这样,否则你一定会昏沉。刚刚打坐的时候,如果你得到禅定,完全没有光明相,你一定会昏沉。

所以我们的大殿,忏公师父设计的非常好。我在看,忏公老人家完全是配合修行在设计的,他地上放上莲花灯,地上每隔几步就有一个莲花座,他这个一方面帮助你修观,因为极乐世界的观察门,主要是观察莲花庄严,因为莲花是我们受身的处所,极乐世界有七宝池、八功德水,充满其中,池底纯以金沙布地,四边阶道,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合成。上有楼阁,亦以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、砗磲、赤珠、玛瑙而严饰之。池中莲花大如车轮,青色青光,黄色黄光,赤色赤光,白色白光,微妙香洁。这段经文,我们修净土的人,应该经常观察这段经文的内涵,因为它是我们受身的处所,莲花观。

这个莲花观,它因为有光明,它还能够对治昏沉。所以我们如果在自己的佛堂打坐的时候,当然灯光太亮了会刺眼,太刺眼的时候会让你分散,你不容易专注在你心中的所缘境,你把这个日光灯关上以后,你最好在地上安排几朵莲花灯,一方面他能够观想,一方面能对治昏沉。你完全在黑暗中打坐,你很容易昏沉,你一开始不注意,养成毛病以后,非常麻烦,你养成这个昏沉的毛病,非常不好对治。

何等是浮相?若坐时,心好飘动,身亦不安,念外异缘,此是浮相。尔时宜安心向下,系缘脐中,制诸乱念,心即安住,此则心易安静。

前面是内心太过于沉,太低了,这个是内心太高,太浮动。心好飘动,身亦不安。内心当中不能在你的所缘境专一安住,它或者是飘,或者是动,这个心一动,身体也跟着动,当然这个身体会动,主要是心动。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是仁者心动。所以你看这个人他坐在那个地方,他东摸摸西摸摸,这个人心一定静不下来,这个心动,就会身动。

他为什么会心动呢?因为念外异缘,忆念其它的所缘境。他本来心中的所缘境,应该是安住在佛号的境界,在佛号的境界中专一相续的安住,但是他现在离开了佛号的所缘境,跑到了另外的境界活动,可能是五欲的境界里面活动,可能是其它的境界里面活动,念外异缘。那怎么办呢?尔时宜安心向下,系缘脐中,制诸乱念。智者大师告诉我们,把这个心安住在丹田,集中在丹田,它能够制诸乱念,对治妄想,心即安住,此则心易安静。

举要言之:不沉不浮,是心调相。

昏沉跟掉举是我们修习禅定经常会出现的毛病,智者大师他这个地方的对治,主要是事相上的对治。

这个昏沉,当然就是眼睛打开,取光明相,或者拜拜佛。但是这个掉举,系缘丹田,有时候还不够。这个掉举的生起主要跟贪嗔的烦恼有关系,如果这个贪嗔烦恼的势力比较猛利,你完全用止的力量,就是心系丹田是不够的,得用前面的诃五欲。

就是说你现在放弃了你的所缘境,跑到了五欲的境界活动,但是肯定有贪烦恼在那个地方支持你,这个时候你要诃责,智者大师说要思惟它的过患,思惟贪烦恼的相貌:譬如大火,它会使令我们热恼不安;譬如毒蛇,毒害我们的法身慧命;譬如怨贼,偷取我们的功德。而这个时候你应该用种种的过患,来诃责你这种攀缘的烦恼,是这个意思。这个是在对治掉举的时候,你可以用诃五欲的方法来对治。

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。定心急病相者,由坐中摄心用念,因此入定,是故上向胸臆急痛。当宽放其心,想气皆流下,患自差矣!

这个地方讲宽急相,先讲急。这个急,就是你用功太过急切。在坐中摄心用念,这个是正确的方法。我们要能够摄心,主要就是念,用念摄心,用你的念力,不能念要它念,不能专要它专,明记不忘的念力,来摄持这一念攀缘心,这个时候是很正常。但是他下面出了毛病:是故上向胸臆急痛,就是上面的胸口痛。

有些人他念佛越念会越快,刚开始做的时候,速度很正常,调和他的气息,但是他念一阵以后越念越快,这个人多数个性比较急躁。或者他个性不急躁,但是他求好心切,要赶快有所成就,这个时候用功过猛,胸口就痛。

那怎么办呢?当宽放其心,想气皆流下,患自差矣!这种急躁的人,你看打佛七的时候,他一开始他坐的很正常,念个十分钟以后,他肩膀就耸起来了,这肩膀一耸起来,表示他开始紧张了,他的心开始急躁了,他心中越念越快,这种情况就容易胸痛,再严重的话就头痛,这个时候,当宽放其心,想气皆流下,患自差矣。

如果是修行引生的病痛,如果有这种情况,比如 说是你自己,或者是你的同参道友,因为修行产生了病痛,只要你暂时不修行几天,它就好了。因为本来佛法的专注它是要你在放松的状态、寂静的状态专注,但是有些人他一专注,肌肉就绷紧,就紧张,肌肉一绷紧就容易有问题,所以你这个时候让他放松,你放松个几天不修行了,它就好了,它自然就过去了。

若心宽病相者,觉心志散慢,身好逶迤,或口中涎流,或时暗晦,尔时应当敛身急念,令心住缘中,身体相持,以此为治。

这个是宽,就是这个身体太宽了,心志散慢,身好逶迤。这个急病相,大部分都是初学容易发生;这个老参,老修行,他就容易有宽相。修行久了,他也提不起劲了,心志散慢,身好逶迤,内心对于这个佛号,你说,他有没有念佛?他可还是在念佛,嘴吧也在念佛,但是嘴吧念佛,他没打妄想。你说他打妄想,他心中也没有其它妄想,但是心志散漫,就是那个能念的心,那个念力薄弱,他对佛号那个明记不忘的念力,没有那个念力,很薄弱,他心中有佛号也没有妄想,但是念力也薄弱,就是这样,心志散漫,执持佛号那个执持的力量非常薄弱。

身体萎靡不振,身体坐的也不正直了,看起来坐在那个地方没什么气势。严重一点,口中涎流,嘴吧流口水。嘴吧流口水非常不好,你打坐的时候嘴吧流口水,你的身体太寒冷,温度不够,这个都是有问题了。

或时暗晦,明了性不够。尔时应当敛身急念,令心住缘中,身体相持,以此为治。这个时候把身体再振作起来,把念力再生起,专一的相续的在所缘境当中去忆念你的佛号,这个是宽相的对治。

心有涩滑之相,推之可知。是为初入定,调心方法。

这个涩相,就是心中有一些挂碍。有些人他念佛念久了,他有挂碍,或者是很沉闷,这个时候你要想一些让你欢喜的事情。所以这个七觉支——喜,喜除涩,就是你想想你现在的辛苦,将来能够到极乐世界,受用种种庄严的功德庄严,正报依报的功德,想一些欢喜的事情,来对治这个涩,这个涩就是阻碍跟沉闷。

这个滑,就是心中妄想太多了,收不住了,这个刚好相反,要用收涩的法门来摄取。推之可知,是为初入定,调心方法。

夫入定本是从粗入细,是以身既为粗,息居其中,心最为细静。调粗就细,令心安静,此则入定初方便也。是名初入定时调三事也。

入定的时候,是从粗到细,他先调身,把身体调好,再用吐纳法把气息调到深长而微细,这是调息。然后再调心,调到内心当中明了而寂静,寂静而明了,这个是我们在初入禅的调三事的方法。

我们菩萨的修学法门有六度法门,这个六度法门,一般把它分成两类:

一个是布施持戒忍辱这种善法,一般是讲到凡夫的法门,一般凡夫的法门。就是说,你要去修布施持戒忍辱,不需要什么调不调,身息心都不需要调,你要做,就去做了。身体粗重,内心散乱,都无所谓,只要有一念的善心,有一念的意乐,就可以去做了。

这个禅定跟智慧这两个法门,那是一个过人之法,就是超越凡夫的法门。就是说这个止观是怎么回事呢?就是在你内心那个有漏的无明的心中,要栽培一个无漏的功德,这种修行的方式,是逆生死流。布施持戒忍辱还不能够逆生死流,虽然你布施虽然你持戒虽然你忍辱,你内心能够生起善法,但是这个方向还是随顺生死流。就是说,在一个生死当中成就一个善业,成就一个可乐果报,如此而已。

这个止观就不是这种境界了,那是逆生死流,那是要解脱生死的一种功德,所以它的过程,它特别的复杂,身体要注意,气息要注意,内心的状态随时要注意。因为它这个地方是一个大事,这是一个大事业,生死的大事业。所以我们在前面说到:

满设恒沙界,珍宝供养佛,

不如一日中,出家修寂静。

你用这个布施波罗蜜满设恒沙界,用恒河沙的珍宝来供养佛,这种功德比不上你在一天当中修习止修习观。因为你的满设恒沙界的布施,它不能成就解脱分,你用这个一日修寂静,它能够成就解脱分,它对于解脱生死,它有一分的功德力。你这个布施持戒忍辱对于解脱生死是没有功德力的,它只能是说是修止观的一个基础,所以这个地方不同。

辛二、住禅

二、住坐中调三事者,行人当于一坐之时,随时长短,十二时,或经一时,或至二三时,摄念用心,是中应须善识身息心三事,调不调相。

前面是入禅调三事,这个是坐中调三事。

住坐中调三事者,行人当于一坐之时,随时长短,这一坐的时间,随着你打坐的长短,在十二时中,中国古代是十二时,我们现在是二十四小时。这个十二时,一时当中是两小时,你这一坐或者是一时,就是两个小时,或者二三时,或者四个小时六个小时,那么这六个小时当中,摄念用心,一念心,正念正知,正知正念,这当中也应该要去善识身息心调不调相,随时要注意。怎么调法呢?

若坐时,向虽调身竟,其身,或宽或急,或偏或曲,或低或昂,身不端直。觉已随正,令其安隐,中无宽急,平直正住。

你刚刚打坐的时候,你是从下面往上把身体调好,但是你的身体有时候变成太宽松了,突然间变宽松了,放松了;或者是太急切了,肩膀都耸起来了;或者脊椎骨有偏,偏左偏右;或者是弯曲,或者头部有低,或者高昂的情况,那么你马上要调和。

这个前面我们在调身的时候,它是由下而上,有次第的调上来,那么这个时候你在住禅的时候,调身它是不一定要有次第,随着你哪一个地方不调,你就去调整。要经常打坐你会有经验,你知道你哪一个地方容易出毛病,你知道你的脊椎经常弯曲,你的头部会经常的高昂,或者你的手会经常出状况,你就经常要注意那个地方,它自然而然就会有偏差,那你就随时调整过来,不必照前面的由下而上的次第。

复次一坐之中,身虽调和,而气不调和。不调和相者,如上所说,或风或喘,或复气急,身中胀满,当用前法,随而治之,每令息道绵绵,如有如无。

这个气息的调和也是这样。我们在住禅的时候调气息,说你的气息本来是调的很好,但是,你在打坐的时候,你这一念心安住在所缘境,它不是很顺利,烦恼会障碍你,你无始劫来所薰习的贪嗔痴烦恼会障碍你对所缘境的安住。你的罪业会障碍你,你无始劫的罪业,杀盗淫妄的罪业,你现在要成就一个清净的功德,跟它的相貌是相违背的,这个罪业跟功德是互相对治的,所以你在内心当中要栽培无量的功德,你的罪业也会障碍你。你身体的果报,你这老病之躯,这些病痛,老毛病,它也会障碍你。

所以你这一念心,说简单点,心于所缘专一安住,心于所缘相续安住,在实际操作的时候,有三种障碍一直在干扰你,所以你这一念心在操作的时候非常辛苦,刚开始非常辛苦,你心经常辛苦,心动,这个气息就会动。

你本来在入禅的时候,气息调的非常好,但是你这个止观的操作,内心的障碍在排除的时候,内心的奔波又使令你的气息又变成不调,心一动,气就跟着动,所以这个时候随时的再用这个吐纳法,深呼吸,再慢慢用吐纳法,吐纳的时候观想全身的毛细孔在吐气,慢慢吐慢慢吐慢慢吐,把它吐光,然后再深呼吸,然后再慢慢的吐气,如是三次,再把气息慢慢的调整一下,然后再继续打坐。这个是在住中的时候,气息不调,随时再调整。

次,一坐中,身息虽调,而心或浮沉,宽急不定。尔时若觉,当用前法,调令中适。

当然这个跟正知有关系了,随时觉察,心是浮沉宽急,随时调整。

此三事,的无前后,随不调者,而调适之。令一坐之中,身息心三事调适,无相乖越,和融不二,此则能除宿患,妨障不生,定道可克!

三事就是身息心三事。的无前后,随不调时,而调适之。前面在入禅的时候,我们在调身息心它是有一定的次第,由粗而细,先身,然后调息,然后调心。但是你在住禅的时候,正式修止观的时候,它就不一定要有次第,那这怎么调法呢?随不调者,而调适之,看身体的哪一个地方不调,就调哪里就好了,不要再经过先调身再调息再调心。

使令一坐之中,身息心三事调适,无相乖越,和融不二。和融不二就是指身息心三事融成一体。这个身息心怎么能融成一体呢?主要的是融归到你现前一念心性,所以真正功夫上路的时候,你身体也不可得,气息也不可得,只有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,这个佛号历历分明现前,这个是最标准的,如果你还感觉到身体跟气息的存在,那就不对了。

就是说,我们刚开始在调整身息的时候是注意一下,但是功夫操作的时候,和融不二,所以这句话很重要。真正功夫相应的时候,只有现前一念心性,明了寂静的一念心性,摄持了一句佛号现前,其它的身息都不存在。这样子能除宿患,你身体的老毛病会减少,当然不可能完全消灭了,这个身体的病有时候跟业力还有关系,不完全是四大不调。但是你能够调和,能够使令这个病痛减到最低。妨障不生,定道可克,你的禅定,道就是智慧,就容易成就。

这句话就是说,调身调息调心,最后就是汇归到一念寂静明了的心性,清楚分明的现前。你在操作的时候,你随时有问题,随时调整,没有问题,这个身息都要忘掉,是这个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