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通法师入竹林寺

在《高僧传》上说到一位高僧的事情,这件事是在南北朝在北齐的时候(这个齐最后是为北周所灭,就是那个北齐)。北齐的首都就是在现在的河南省临漳县西北的地方。在那个地方,有一个庙叫大庄严寺。这庙里面有一位法师叫做圆通法师。

在北齐的武平四年这一年的夏天的时候,这个庙就是来了一位出家人,从别的地方来的出家人,这出家人看上去很文静,非常安详自在这么一个出家人,但是他有病,他身体有病。这个病是怎么情形呢?就是身体发出来很臭的气。出家人嘛,当然到庙上来住、养病。但是因为有病的关系,谁也不愿意去招呼他,大家都不招呼。但这个圆通法师,他一看他虽然是有病,但是从表面上看这位法师是不可测量、不可以轻视的,所以他对他有恭敬心,表示恭敬,就把他请到他的房间去照顾他,就给他请医生给他看病、给他包药、侍奉他。这是一件事。

当然坐在一起就谈话了。圆通法师他在佛法里面他是欢喜那一部经论呢?欢喜《大般涅槃经》,就是学习这部经,也找参考书,不断地这么学习。这位有病的这位法师来了,当然他们谈话,他也就问他:“你是学习那一部经论特别熟悉的呢?”“我是学《涅槃经》的。”哦,自己也是学《涅槃经》,他也学《涅槃经》,心里很欢喜。

你不学是不知道,学然后才知道《涅槃经》的事情。这部经在梁武帝的时候,也有很多的大德学习这部经,也有参考书,现在藏经里还是有的。当然你学的时候一定是要找参考书,因为里面很多是不容易懂嘛。参考书作注解,但是有的难解的地方就没有解释,不知道怎么解;有的解释是解释了,我还看不懂,就是有很多问题。

哦,你是学《涅槃经》的,他就把还些难解的、不解的地方就提出来问他。哦,这位法师一条一条的、一句一句的、一段一段的,为他很明白地解释。这下子他非常欢喜,就是对他更加恭敬。

后来有一天夜间,这位圆通法师拿来一瓶子酒,一进来就对这个法师说:“你的病,医生说要吃酒,要喝酒才可以好的,才能完全好。”而这个法师皱着眉头,只好喝了一口就不喝了,有这件事。

两个人非常投契。时间很快,安居是三个月,从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,只有几天就到期了。这个有病的法师病好了,结夏也圆满了,就向圆通法师告假,说一些非常感谢的话。圆通法师说:“你再多住几天,你不可以走。你知道吗?这个庙是国王造的庙,安居完了,每一年的例子,每一个在这里住的法师,他都会供养一件寒衣,就是冷的时候穿的衣服,你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嘛,你在这儿住这么久也可以得一份。你不要走,不要走。”他这一劝他,他也勉强就接受了,就没走。后来当然这样供养了以后,他也得了一份,最后就告假走了。

走的时候就对圆通法师说:“你那一天给我酒吃,我是不想吃。我们修道的人不欺暗室,不能说人家不知道,我们就做这种事,不可以啊,再不可以做这种事。”这是第一句话。第二句话,“你知道我在什么地方住吗?”说:“不知道。”说:“我在鼓山石窟寺的后边,走五里路,再向东转,有一个山谷,过了山谷再向东转,我在那里住,那儿有个竹林寺,你可以到那儿去看我。”“好啊,我一定来看你。”两个人就分手了。

分手以后,到了第二年结夏的初,就是四月半之前,圆通法师记住这件事──因为他对这位病比丘印象非常深刻,看他的威仪说话,简直是莫测高深,所以非常有恭敬心,也愿意同他再见面,所以就记住这件事。他就是在结夏之前,就到石窟寺去了。

鼓山,不是福州的鼓山,这个鼓山是在河南省一个地方。这个《高僧传》是《续高僧传》,是道宣律师编辑的,这个传上他说他到过这个地方,道宣律师他亲自到过鼓山这个地方来。

石窟寺里面原来的出家人不多,但是这一年就从大庄严寺、还有好多庙调来很多出家人,就是在那里住。当然这是皇帝的意思,这位圆通法师当然也顺这个机会也就到那儿住。

住到那里以后,他就对那些原来住在那里的法师宣布这件事,说:“我去年遇见某一位病比丘、怎么怎么地,他叫我到竹林寺来。竹林寺就在石窟寺的北部,转了多少个弯,在那里有个竹林寺,是不是有这个庙呢?”

竹林寺的法师说:“这是传说有这么一句话而已,那个地方就是荒山,哪里有庙呢?没有这件事,你不要相信这个话。”

圆通法师说:“那个法师有病,我照顾他,他不可能对我说谎话,应该是真实不虚的。”他就是强调是真实的。那么那些法师说:“好,你说是真实,我们就陪你去走一走。”那么就买花、买了什么东西就去了。

果然走了五里路以后向东转,又上个山坡,那上面有个小岭。哦,看见一个老人,不是出家人,拿着锄头在那里耕地,耕了有二十多亩地。这些法师,十几个法师来了,这个老人扬起锄头来:“哈,我去年在这儿种田的时候,你们在这里搞我,把我的苗都弄坏了,不可以来!”就拿起锄头来就驱逐这些法师。

这些法师当然一看他拿锄头,好像很凶,当然就回去了。唯独不驱逐圆通法师,就对着圆通法师说:“你的胆子这么大,好,你到里面去喂虎去吧。”就是说了一句。他也就不管这个事了,他就往里边走,就按原来那位法师说的路线走,走过去也看不见庙,但是看这荒草、有树。他就出声了,他发出声音,说是:“这里有竹林寺吗?”哦,对方也发出声音,说:“你是圆通法师吗?”那个法师就披这个草就走过来,同他见面握握手,大家非常欢喜。

那位病比丘他说:“山下前面石窟寺的法师都不是很用功,心里面很散乱,他们还是不来好。”说了这么几句话。圆通法师也说他走了以后的这些情形,一面说、一面走,就看见竹林寺了。

看见竹林寺这个庙,和我们一般的庙有一点不同,那个山门非常高,而周围的树也特别多,“修竹干云,青松蔽日”,这个竹也长得非常高,这个松树也长得非常高,有这样的境界。但是看山门口,山门外有槽,就是喂马的槽,有十行,有马的痕迹,但是看还很清净的样子。

那么这个时候,那位法师就对圆通法师说:“你在这儿等一会儿,我要报告大和尚,他要准许你进去才可以。”他只好等在那里。不一会儿,那位法师出来了,就是把他带去了。一到里面看,很多很多的院子,一层一层的院子,很多很多的房子。一到里面好像是个讲堂似的,一到里边,有一个大和尚坐在那里,很长的一个桌子,好像那上面有文件,他在处理文书的事情。周围有很多年轻的人,有五六十人,在周围站在那里。这个大和尚的样子,看着不是汉人的样子,不是我们华人的这个面目,好像是梵僧的样子,看上去年纪很大了,至少有七十多岁的样子。

这位大和尚说:“哦,你是从石窟寺来的,你原来住在大庄严寺那里,那是国王造的庙,庙也非常好,供养也非常好,你能放得下到这儿来吗?”说这些话。“好,好”,就告诉那位法师,“你去招呼他到各地方去看看。”那个病比丘就是领这位法师各地方看。

先是到各寮房去看,寮房里边,看到有些法师坐在那里,都有光明,发出来光明,有这种境界。当然那些法师一看见圆通法师来了,就是很不客气、很不礼貌地说:“你从什么地方来?你怎么可以到这儿来!”一拍桌,“去!”就驱逐他。

那么这个时候那个病比丘就说:“哎,人的思想不同,大家很难合得来,我们走,我们走。”就走了。这样子就不好思意再参观寮房了,就看很多的院落,有很多的楼阁,也有花园,也有水池很多,看不尽的看。那么那个法师领他就到他自己的寮房去了。好像这个时候就到吃饭的时候了,他就把饭菜拿过来,到他私人寮房里给他吃。吃这个饭菜的味道,就像在大庄严寺吃那个饭一样,也是这个味道。完了就各处参观。

然后圆通法师就说:“哎呀,这地方太好了,我希望能在这里住,我发心做清洁工作,给你扫院子,打理这些清洁的工作,我都心满意足了。”

那位法师说:“你一来,我也是这样想,但是这件事要向大和尚申请,他要批准才可以。我明天给你申请,看大和尚怎么意思。”说完这个话,就在这位法师的寮房就休息了。

第二天,那个法师就向大和尚说明这件事。大和尚说:“好,你叫他来。”叫他来了。大和尚说:“你愿意到我们这儿来住也可以,我不会吝惜一个寮房,舍不得一个寮房,是可以来这儿住的,但是我们出家人的规距,你不可以在两个地方有名,你在石窟寺住,你把那里的名字取消,然后你再到这儿来才可以,我会欢迎你来这儿住的。”就是这么说了。说完了,那个法师就带圆通法师走了。到了山门那里,大家说一些话就分手了。而圆通法师心里非常不快乐,哎呀,我愿意在这儿住,人家不准许,于是乎向那个比丘表示心里面不愉快的意思,然后就分手了。

走了一百多步的时候,还是回头看看,还是山门很高,那位法师在那儿站着还在那里,那么以后就常常回头看、回头看,但是走了五六里路以后一看,没有了!山门没有了,只是荒草、一块大石头、一块大石头这种境界。他就回到石窟寺,以后又回到大庄严寺,就和那些大法师说这件事。这些大法师说:“那个大和尚,你看着好像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这个面孔,可能是宾头卢尊者!”在经论上有提到,很多很多的阿罗汉没有入涅槃,还是在这里护持佛法,可能是他,可能是大宾头卢尊者,那些人都是圣人的境界,所以你要去,当然是不可能。天台宗说是凡圣同居土,说是同居,但是你和圣人在一起也是很难的,那是不容易的。

在《天台山志》、在《天台智者别传》上说到一件事,就是也是有一位法师在那儿住,他从那个石梁桥过去,时常听到那边钟声、敲揵椎的声音、读诵经书的声音,但是看不见,看不见什么。所以他常拜佛、祈求、祈求。他再去,就看见了。看见那里那些梵僧的境界,就要求:“我和你们在这里学习佛法,在这儿住。”

那梵僧说:“你不可以在这儿住,你过多少年以后才可以来。”说:“因为什么现在不可以来呢?”“因为你母亲怀孕的时候你母亲吃蒜了,所以你的身体不可以和我们在一起住!”说到这件事。

所以,说是宾头卢尊者(是佛在世的时候大阿罗汉),他在那儿住,那些同住的人也应该都是圣人,我们凡夫僧不可以和他同住。但是你和那位法师大有因缘,所以能够有这么一回去,已经很不错了,你还不知足,你还想要住那里啊!你应该还要好好用功,几时得了圣道就可以了。

所以在我们中国,我们肉眼是看不见,但是在深山里面,像终南山、或者天台山、或者鼓山石窟寺这些地方,这都是圣境!是我们业障深重,这是不行,就是看不到,什么也不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