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第九十九讲)

请大家打开讲义226面,辛一、明十住。

这一大科讲到修习《首楞严王三昧》修行的位次,在《楞严经》的修学过程,我们要记住一个重要的思想,那就是「称性起修,全修在性」。「称性起修」是约因地,「全修在性」是约着果地上来说。《楞严经》的因地它是“称性”,称,有随顺的意思,随顺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来发起菩提心。

说:你为什么修学佛法呢?我今发心,不为自求人天福报,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,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,愿与法界众生,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所以当我们在发心的时候是缘外境,比方说,你缘人天的安乐果报,缘二乘涅槃的寂静,乃至于缘权教波罗蜜的功德。在本经的判定都不叫「称性」,因为这都是外在的因缘。在《楞严经》的圆顿止观的发心只有一个理由,说:你为什么修学佛法?因为我要顺从我的本性,我的本性它本来就具足般若德、解脱德、法身德,我本来就应该把它开显出来。所以在《楞严经》的思想,修学佛法是正常的。说:你为什么造杀盗淫妄呢?这是一念颠倒,这是不正常。

所以在《楞严经》的称性当中就是说,其实你去断恶修善度众生,这是随顺你本心,你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,你只是假借外在的因缘来开显你自性的功德,这叫「称性」,随顺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,而发起一念的菩提心。发心以后就开始在产生修,「称性起修」,“修”在本经当中主要是修空假中三观。

在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它的主修是“空观”,它的重点在于转烦恼障为般若德,成就真如之体;“十行”当中它的重点在修假观,转业障为解脱德,成就真如之妙用;到了“十回向”的时候那是成就中观,空假不二,顺入中道,转报障为法身德。

它一开始是称性而起修,最后的结果还是在开显你自性功德,在《首楞严王三昧》的观念,它完全安住一念心性,跟外境没有关系,它是托彼外境,显我自性,是这样的思想。无不从此法界流,最后无不回归此法界,它才能够成就《首楞严王》,永远保持「不迷、不取、不动」,特别的坚固而不可破坏,是这个意思。“十住”的意思是依实相理,如实的安住。

「阿难!是善男子,以真方便发此十心,心精发晖,十用涉入,圆成一心,名发心住。」善男子指的是十信位已满的菩萨,他在十信的过程当中是以真实的方便。因为在《楞严经》的修学他是要大开圆解,先能够达妄本空,知真本有以后,依止一念心性,而称性起修,所以它叫作真实当方便。经过了十信的阶位以后,这时候心精发晖,这地方是指在十信满心的时候,他内心的智慧就慢慢的增长广大,发晖就增长广大,到最后十用涉入。他把整个十信戒定慧的功德,会归到一心真如当中,而发起的一念清净心。

什么叫作「十用涉入,圆成一心」?前面的十信,蕅益大师的判教叫做相似位,相似转依号。这个人他称性起修,你说他是也有那么一点像,但他又不完全是,因为他还没有破无明,所以他要假借对佛法的闻思,假借外在因缘的摄受,他才能够法法消归自性,他只要一妄动又心随境转。所以十信位基本上是没有真正的安住真如,他还要假借很多很多的因缘的熏修。但是到了十住就不同了,他「十用涉入」,“入”就是入了内心的世界,而显现了一心真如。在发心住的时候,其实称性起修那一念心性,那第一道光明是在这个时候发动起来,叫「发心住」。当然这个发心他是经过十信戒定慧的熏修。

治地住

心中发明,如净琉璃,内现精金,以前妙心,履以成地,名治地住。

前面的发心住,内心产生一道一心真如的光明出现,到了治地的时候,他当下那一念真如的心中,发明另一道的空假中的智慧。前面是以如如智,而初证如如理;现在又如如理当中又产生另一道的智慧。当然这智慧更深入了,这种智慧就像清净的琉璃宝,里面有一个放光的黄金;“琉璃宝”指的是一心真如,一心真如当中,它又产生了另一道的光明的黄金(三观的智慧)。这个智慧干什么呢?是做什么样的呢?

「以前妙心,履以成地」。这个「以前妙心」前面初住的那一念空假中的妙心,然后去履见真如之地。蕅益大师说:初住是佛性最初的显现,二住是把佛性的量再扩大,到这个地方叫真修次第。以前妙心,履以成地。前面的初住好像降落伞刚刚落到大地上,是一个点状的东西,这时候它在地上开始活动,把它的活动范围慢慢的扩大。当然你要能够在真如理扩大,你得靠智慧,如如智要观如如理,它产生另一个深层的空假中的智慧,在真如理谛慢慢的活动,使令他所证的真理慢慢的扩大、慢慢的扩大,叫作「治地住」。

圆瑛老和尚讲出一个譬喻说:就像盖房子…十住还没有开始修波罗蜜,十行开始修波罗蜜,十地是做内心的调整,他证得法身以后,他并没有马上付出行动。他在盖房子之前先平整大地,就是在修大乘的波罗蜜之前,先平治一心真如的大地,来当作未来十行的一个基础,叫「治地住」。

修行住

心地涉知,俱得明了,游履十方,得无留碍,名修行住。

这地方讲“心跟地”,前面的发心住,他是产生一道清净的智慧,这是指的能证的智慧来说,空假中能证的智慧。“地”是所证的真如理,前面第二住“治地住”的地。“修行住”这把前面“发心住”那一道智慧的光明跟所证的真如理,两个彼此互相的涉入,使令理跟智既能够通达明了,如如理而生起如如智,如如智返观照如如理,理智相互运作,慢慢慢慢的熟悉了,通达明了了。

所以这菩萨的心中,能够游履十方,得无留碍;“十方”指的是三世,过去现在未来。他能够探讨过去心、现在心、未来心,整个三世的心中对于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的行动都没有障碍,叫「修行住」。他能够把理跟智的相互的运作能够通达明了。

生贵住

行与佛同,受佛气分,如中阴身,自求父母,阴信冥通,入如来种,名生贵住。

“行”指的是菩萨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妙行。前面的修行住都还是在心地上用功,到生贵住的时候,他慢慢慢慢有一些简单利他的行动,而这行动他表现出来的跟佛陀的本质就有点相似。也就是说,受佛气分,他能够领受佛陀真如的气分,得到少分的气分。你看他不管是在佛堂拜佛、不管平常的度化众生,有那么一点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悲智双运的那种气分。

讲一个譬喻:如中阴身,自求父母。中阴身他在七七四十九天当中,他去寻求自己有缘的父母,去寻找他共业的父母。意思就是说:这个菩萨的内心跟诸佛的内心是阴信冥通,入如来种。菩萨的那一念菩提心,悲智双运的菩提心,冥冥当中跟诸佛的菩提心是相契相合,虽然没有佛陀那么圆满,但是却有佛陀那个气分出现,叫「生贵住」。他这时候正式生于佛家,在佛陀的母胎中正式的受生,已经是入胎在佛家了。

在圆瑛老和尚注解当中他讲,从发心住到治地住、修行住、生贵住这四个地叫作入胎,入于圣胎,他开始在佛陀的家族当中入胎了,所以他所成就的是一种「实智」,偏重在我空、法空的智慧这一部分。

具足住

既游道胎,亲奉觉胤,如胎已成,人相不缺,名方便具足住。

入胎以后,他那个明了的心,就能够游历于诸佛的道胎当中。菩萨一念的菩提心游历于二空真如的佛性当中,慢慢慢慢增长自己的善巧方便,而且亲奉觉胤;他已经能够亲自把自己当作佛陀的真子,他内心有承当力,「自知我是未成之佛,诸佛是已成之佛,其体无别。」他对佛陀的整个家业,已经有承当的那一份的勇气,认为自己是迟早要能够继承佛陀的家业,亲奉觉胤,已经自认为是佛陀的真子。

讲一个譬喻:如胎已成,人相不缺。就像一个人他在胎当中,胎的五根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已经具足了,五脏六腑已经具足无缺。表示他其实已经具足佛陀实智跟权智的智慧,只是缺乏历练,但是那个相貌格局已经有那么一点味道出来了;看起来像个人,虽然胎还在母胎当中,什么事都不能做,但是你远远看过去像个人,因为他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嘴巴、身体都像个人,人相不缺。当然他没有产生人的行为,但是已经有那个相状,胎相成就,叫「方便具足住」。

他在前面的四住当中成就我空、法空的智慧,三空自调,善巧方便,度化众生的善巧他也慢慢的跟诸佛学习,具足广度众生的善巧方便,慢慢慢慢的具足。

正心住

容貌如佛,心相亦同,名正心住。

「容貌如佛」是在形容前面的具足住。这个菩萨他在方便具足住的时候,他是胎相已成,人相不缺,外表看起来跟佛长的是一个样子,当然长得比佛还小,也没佛陀的作用,但是外表看起来跟佛差不多。进一步,「心相亦同」,前面是讲外表,这地方是讲内心;他内心当中,实智权智也慢慢慢慢的具足,叫「正心住」。空观假观的智慧,慢慢在一念心中,慢慢的增长广大。

不退住

身心合成,日益增长,名不退住。

什么叫“身”呢?表现在外的,能够见闻觉知叫「身」,比喻菩萨方便善巧的智慧。菩萨在广度众生的时候,他所施摄的方便,你可以看得到的。「心」就是菩萨自己内心调伏烦恼的智慧,我空法空的智慧,这一部分我们看不到叫「心」。权智跟实智已经逐渐的成就,而且日益的增长广大,叫「不退住」,道心已经不退了,菩提心不容易退转。当然这时候还没出胎,菩萨还在修行进修当中,但是他的内心权智跟实智,已经跟诸佛有慢慢一点相似了,最重要他的菩提心不退转。

童真住

十身灵相,一时具足,名童真住。

「童真住」就是前面的身心合成,他的色身跟内心在母胎当中,念念的吸收母亲的滋养而增长广大。菩萨不断的亲近十方诸佛,一方面增长自己的空观来调伏自己,一方面增长自己的假观来成就自己的方便,这时候他已经有佛陀的十身。

《华严经》讲如来是具足十身:一、菩提身,二、愿身,三、化身,四、力身,五、庄严身,六、威势身,七、意生身,八、福身,九、法身,十、智身。

菩提身、法身、智身这三个属于内身,佛陀自受用,别人不能跟佛陀分享,我们不能见闻觉知的;其余的七身叫外身,是我们可以受用的。这叫「童贞住」,他在母胎当中还是很天真,虽然空观假观具足,但是没有经过历练,很天真;虽然天真,但是佛陀的十种身他都具足了。

法王子住

形成出胎,亲为佛子,名法王子住。

前面的五六七八,在古德的判教当中…海仁老法师认为五六七八,他叫做长养圣胎,一二三四叫做入胎;这地方就是慢慢的慢慢的亲近十方诸佛,学习广摄方便来长养圣胎,增加自己的权智,权巧方便的智慧。到了法王子住这个菩萨出胎了、毕业了,形成出胎。他在母胎当中十月的怀胎,他对佛陀的实智权智两种功德已经具足了,亲为佛子。他已经真实的从佛陀的家族当中诞生,而成为佛陀的一份子,我们讲「从佛口生,从法化生,得佛少分」,这个人已经正式出胎了,名为「法王子住」。

灌顶住

表以成人,如国大王,以诸国事分委太子,彼剎利王,世子长成,陈列灌顶,名灌顶住。

菩萨从家族出胎以后,他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,慢慢慢慢的到二十岁,这个人已经长大成人了,可以独立了,这时国王就要把家业付给他。比方说,一国的大王,“大王”指的是掌管四大部洲的金轮王。金轮王的儿子叫太子,剎利王的儿子叫世子。如果是一个金轮王,他就把他的诸多国事,把它其中一部分委托他的太子;如果是剎利国王(管理一个国家),他就把他的长子,他也一样把一国里面几个小部分的区域,委托给他的长子。他必须要灌顶,用四大海水来灌其顶,叫「灌顶住」。这时候长大成人,他要正式的继承佛陀的家业,开始要走入人群度化众生。

所以说,前面的十信,他主要是信解,仰信真如佛性,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,这叫「相似」。到分证的时候…我们看菩萨刚开始证入佛性的时候,他并没有马上采取度化众生的行动,他也是入胎、长养圣胎,然后出胎,到最后长大成人到了灌顶。这地方他都是破无明证法身,在《唯识》的经论对于十住菩萨,有一个偈颂来形容他内心的相貌:「发起初心欢喜地,俱生犹自现缠眠」。

《唯识》初心的欢喜地,就是圆教的初住。一个刚开始证入法身破无明的菩萨,他的特点就是他有一些俱生的烦恼,他有与生俱来任运生起的我法二执。比方说,须菩提尊者他是大阿罗汉,大阿罗汉的断德是等同别教八地菩萨,圆教是八住。以断德来说,我们不讲他的善巧方便,不讲他的智德、恩德这两部份,先讲断德。

但是你看须菩提尊者,他在走入人群的时候,他是舍贫从富,他喜欢摄受那些福报大的人,在社会上有地位的居士。你不能够说他攀缘,因为他一个阿罗汉,他根本就没有三界的贪爱烦恼,他连色界的禅定都不贪爱,何况是欲界这种有苦恼有过失的安乐呢?但是他就是特别喜欢摄受富贵人家。又比方说,大迦叶尊者,他的特点舍富从贫,他就是很喜欢摄受那些贫穷下贱的弱势团体。他也是大阿罗汉,两个人都跟平等法性不相应,俱生犹自现缠眠。都还有一些微细的我执法执的烦恼在活动。十住等于是在调整微细的我法二执这一部分,但是慢慢的亲近十方诸佛以后,当然菩萨就会进步。

辛二、明十行

净界法师:楞严经

“行”就是菩萨经过十住的整个止观的修学,增长自己的实智跟权智以后,慢慢的破无明,慢慢的增长内心的法身,开始产生十波罗蜜的妙行。而这个十波罗蜜,完全是从利他安立的。菩萨的行波罗蜜跟我们在行波罗蜜完全不一样,当然我们的境界是差一段距离,不过这个“十行”我们迟早要经过的。所以我们先随喜功德,先将善种子种下去,佛法是先有种子再有开花结果的,我们先用随喜的心来看十行菩萨的功德,未来我们就可以开花结果。

欢喜行

阿难!是善男子,成佛子已,具足无量如来妙德,十方随顺,名欢喜行。

欢喜行主要的特点是成就「施波罗蜜」。善男子指的是十住位已经圆满的菩萨,他已经在佛陀的家族中诞生,而且已经成就灌顶,已经长大成人了,不能老是待在家里面,佛陀开始付给他一些事情做。这时候他的心中已经俱足无量如来的妙德,他的实智权智两种的功德都慢慢的俱足,所以他能够十方随顺;他能够随顺十方众生差别的根机,来观机逗教,来做种种的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,叫作「欢喜行」。

“欢喜”是在形容诸行,菩萨在布施的过程当中,他内心是欢喜的,因为他要有众生,他才能够历练。十行以后那可不是普通的菩萨,他经过前面安住,他对真如已经是很坚固的安入,他深深的相信我们一念心中俱足法身、般若、解脱,他缺乏的就是历练,假借众生的因缘来开显我内心的功德。

所以他看到众生的时候他起欢喜,因为他没有众生他怎么去开发他的功德?没办法开发他的功德。因为他前面的十住都是在亲近十方诸佛,在做自我的调整。到十行的时候他开始下化众生,来到五浊恶世苦恼众生的世界开始历练。历练的时候,他的心情是怎么样呢?十方随顺起大欢喜,众生是怎么样的根机,他就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度化他,而且度化过程中起大欢喜。

饶益行

善能利益一切众生,名饶益行。

这地方是讲菩萨的「戒波罗蜜」。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,他是安住在菩萨的三聚净戒,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摄众生戒。他能够平等利益一切种种的众生,不管是有善根、没有善根的一切众生,他都能够多多少少饶益他。为什么菩萨能够给他饶益呢?因为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,依止三聚净戒,所以他俱足一种威德力,所以他对众生多少都能够有所饶益。前面的欢喜是菩萨内心欢喜,这地方是讲菩萨对众生多所饶益。

无瞋恨行

自觉觉他,得无违拒,名无瞋恨行。

这地方是讲菩萨的「忍波罗蜜」。“自觉”,菩萨的内心正念真如,自己能够安住在二空的真如理,叫「自觉」;“觉他”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外观根机,向外能够观察众生差别的根机,所以他对众生有各式各样顺逆的因缘,他都能够无所违拒,而安忍不动。古德的注解上说:无瞋恨行这个菩萨,乃至于他在度化众生的时候起大悲心,众生对他有所辱骂,甚至于用行动去伤害他,他都能够安忍不动,因为他的心随顺真如。

我们为什么会动呢?因为我们对真如有所抗拒。从《楞严经》的思想,我们起烦恼只有一个理由,我们讲「不守自性」,我们对真如佛性抗拒,你抗拒真如你就被外境所转。所以这个菩萨他念念之间,他会把一切的顺逆因缘都当作是自己历练的对象「称性起修,全修在性」。众生对他的伤害都是在消他的业障,他把法法都销归到一念心中,不见外面有什么众生可度,也没有所谓的功德可成,完全都是在假借外境,修练他内心当中的般若、法身、解脱三德。所以他念念顺从真如,也没有所谓的抗拒、瞋恨。

无尽行

种类出生,穷未来际,三世平等,十方通达,名无尽行。

这地方是讲「精进波罗蜜」。「种类出生」,菩萨在整个苦恼众生之中,他能够随顺众生十二类生的差别随类示现,他要度人道众生,他肯定要现人相;他要度化狗众生,他就显现狗王,或者是猴王等等。空间当中他是种类出生,在时间上是穷未来际,菩萨是不休息。「三世平等,十方通达」,时间上是平等皆能够成就,在空间当中,十方世界都能够通达无碍,名无尽行。菩萨他那一念心对积集资粮、度化众生是时空无尽。他不会说,我度化众生度了二十年三十年就退休,没有这种事,他是时空无尽的。因为他顺从真如,真如当然没有过去现在未来,他无尽行,称性而起的悲愿。

离痴乱行

一切合同,种种法门得无差误,名离痴乱行。

这地方是讲「禅波罗蜜」。一切合同,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,他要是依体起用的时候那是法法不同,你看忏公师父,他度化众生也是各式各样,对于有善根的众生他特别严格,你要是出家以后,他对你的态度就不同了,你要是在家居士他对你特别好,初学者他是种种的善巧方便,但是你一旦入门以后,他标准就提高了。菩萨度化众生是各式各样,他依体起用的时候,当菩萨假观现前的时候,他是无量差别;但是他摄用归体的时候,他回归到一心真如的时候,法法销归自性的时候,那是一种无差别的意境,一切合同。忏公师父他回到佛堂一打坐时,正念真如的时候,那是一切合同;摄用归体把心带回家的时候,那又是一个平等的法界。在平等当中又种种法门得无差误。

前面是讲菩萨的摄用归体,这地方是讲菩萨的依体起用。当一念心性开始观机逗教的时候,这个众生应该是用慈悲摄受、应该是金刚怒目,他的表达方式不会有差错,该怎么做他还怎么做,不会有差错,离痴乱行,不会有愚痴错乱的情况发生,菩萨的禅定转深了。

善现行

则于同中显现群异,一一异相各各见同,名善现行。

这个地方是讲到第六般若波罗蜜:「则于同中显现群异」,菩萨度化众是理不碍事,“同”就是前面说的合同。他在一念平等心当中,他能够显种种差别的相状。你看那菩萨早上现慈悲相,他晚上会现怒目金刚相,现各式各样的相。一念平等当中现差别相,理不碍事;他可以现种种差别相当中,他的内心又能够平等不二,事不碍理。则于同中显现群异,叫理不碍事;一一异相各各见同,叫事不碍理,叫「善现行」。菩萨的空观假观的智慧在心中的操作非常的熟悉,理事无碍。他能够同中现异,异中见同,叫「善现行」。菩萨在理跟事之间,他能够善巧的显现。

无着行

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,一一尘中现十方界,现尘现界,不相留碍,名无着行。

这个地方是讲方便波罗蜜:“如是”是承前面善现行的功德,前面的菩萨理事无碍,真俗圆融。从理事无碍当中慢慢慢慢能够达到事事无碍,乃至进步到十方虚空满足微尘;他能够把一个广大虚空,能够容纳在一个小微尘当中,大中能够现小。而且在一一微尘当中又能够现十方世界,小中又能够现大。现尘现界,能现跟所现;如果是小中现大,那能现的就是尘,所现的就是界;如果是大中现小,能现的就是界,所现的就是尘。总而言之,能现所现彼此间不会互相的破坏。不会互相的破坏就是说,他小中现大,它大的相、小的相不会破坏,但是还是显现,不会坏小相大相的假相,名无着行。从前面的善现行是理事无碍,无着行是事事无碍,小大无碍。

尊重行

种种现前,咸是第一波罗密多,名尊重行。

这个是愿波罗密:这个地方的“种种现前”是指前面的善现行跟无着行。善现行的特点是理事无碍,无着行的功德是事事无碍;尊重行就是他能够把前面的理事无碍跟事事无碍的二种的功德妙行,随修一法都合乎第一波罗蜜多,他都能够把它会归到一念成佛之道的菩提道行,法法会归到一念的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的道行,叫「尊重行」。为什么叫尊重?因为这个菩萨他的菩提道心,经过前面的理事无碍,他该现什么相,他就现什么相,现什么相他的心还是平等。

所以他的心是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合乎中道第一义谛,特别的可尊可重。他对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的菩提道心,菩提心当中摄持了理事无碍的功德,也摄持事事无碍的功德,这个菩提心是特别值得我们尊重,叫「尊重行」。愿波罗蜜多,这时候他的菩提愿,已经不是普通的愿,是种种现前,他随时可以现理事无碍,随时可以现事事无碍的功德,愿波罗蜜的菩提心特别的殊胜,叫「尊重行」。

善法行

如是圆融,能成十方诸佛轨则,名善法行。

「力波罗蜜多」。《唯识学》讲力波罗蜜多,菩萨的“力”有两种:一个是禅定力,一个是抉择力。但是《唯识》的《成唯识论》的解释,“力”是偏重禅定这一部分。就是你在修止观的时候,遇到障碍你要坚持,那种行力的坚持。但是在这个地方的“力”,它偏重在智慧抉择力,而且是属于善巧的智慧,我们待会再说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