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第一一九讲)

请大家打开讲义267面,

己二:明受阴境(分三:庚一、总示阴相。庚二、别明发相。庚三、结过劝示)我们一个生死凡夫习惯性的心态就是一种攀缘心,我们的心不习惯向内安住,而是习惯向外面去攀缘、去执着。在整个攀缘的过程当中,佛陀是把它整个活动的范围分成五个相貌,色受想行识。五阴当中因缘的攀缘我们可以分两部份,比较微细的是识行想,这个是较微细的。我们的心在识阴、想阴、行阴活动的时候,我们会把它执着为自我。

什么叫做我呢?那一念心当中能够了别的、能够造作的、能够去做任何想象的,那个就是我,以这样来当作自我。比较粗显的就是受阴跟色阴,我们痛苦快乐的感受,还有我们整个外在的四大、内四大等等,这个我们习惯性把它当作我所,我所受用的。不管是我或者是我所,总而言之,这个「心」它就在五阴中攀缘,而累积很多、很多的相状,而这相状就是一种生死的力量、那种有漏的种子。所以当我们修《首楞严王三昧》的时候,我们开始正念真如,我们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、即假、即中的时候,那时候内心是无相。无相的心跟有相的心一接触的时候,这所谓的「真妄交攻」就把过去的的五阴的种子逼出来,当然这当中每一个人各式各样。

总而言之,我们在整个回光返照,把心带回家的过程当中,你会看到很多、很多,你过去很熟悉的相状会出现,而这时候正是我们生命要转变的一个关键。如果你能够保持不迷、不取、不动,你就够安全的走过去;如果你一念的妄动,心随境转,那你可能会被打回原地,甚至于着魔,乃至于来世堕落等等。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一科,当我们的五阴身心世界要转变的过程,我们过去的五阴一定要先逼出来,这地方大家要保持警觉。

这一段是说受阴,这个“受”,什么叫受呢?其实就是一种六根的作用,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,产生很多很多的感受。这当中有苦、乐、忧、喜、舍五种的感受。分三段:一、总示阴相。二、别明发相。三、结过劝示。

庚一、总示阴相(分四:辛一、结前色阴尽相。辛二、正示受阴区宇。辛三、悬示受因尽相。辛四、结示本惟妄想)佛陀先拢总的指示受阴的相状。

辛一、结前色阴尽相

结束前面色阴穷尽的相状,色阴穷尽是什么相状?

阿难!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,色阴尽者,见诸佛心,如明镜中显现其像。

我们透过前面的正念真如,慢慢的修三摩提;“修三摩提”指的是《首楞严王三昧》大乘的圆顿止观。在奢摩他(止),这个“止”是安住真如,叫体真止。蕅益大师说:大乘的圆顿止观,它这个“止”其实都有观的成分在里面,先观后止;观照真如,然后在我空法空的真如里面如实的安住,「体真止」。在这样的一个安住的过程当中,色阴尽者,就把色阴的执着,我们过去的内心跟色阴是紧紧的咬在一起,心有所住,现在把色阴给放掉了。

色阴放掉是什么相貌呢?从眼根来说,是明暗二相了然不生,从耳根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,外在的相状我们还是清楚分明,但是心中完全不生起一念攀缘执着的心态,对色阴是这样的相貌。

我们对于内外的四大放掉以后,我们的心会产生什么功德呢?「见诸佛心,如明镜中显现其像。」见不是用眼睛见,是心中的智慧特别的清楚,这时候我们去看诸佛内心的世界,就好像一个很光明的镜子,能够清楚的显现在我们的心中。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

这地方是说,他的智慧已经增长了,他能够观察我们众生的心,能够入于诸佛的心中,而诸佛的心也能够入于众生的心中,心佛众生三无差别。我们过去心老是在色阴活动的时候,我们总是觉得我们心跟佛的心有距离、有隔碍的。因为我们被外在的色身所迷惑,我们众生的长相跟佛的长相是不同的,但是色阴的执着破了以后,我们看到佛的心跟我们众生的心,是可以互相的涉入,内心当中就有这样的智慧的增长。这叫见诸佛心,如明镜中显现其像。这是结束前面色阴的这一部份。

辛二、正示受阴区宇

五阴它一层一层就像穿衣服一样,你外面的衣服脱掉了,里面的衣服当然就显现出来了;色阴被破了以后,你受阴的障碍(区宇)现出来。

若有所得,而未能用,犹如魇人,手足宛然,见闻不惑,心触客邪,而不能动,此则名为受阴区宇。

当一个人破了色阴的执取,受阴显现以后,到底是一个什么相貌呢?佛陀讲出一个譬喻:若有所得,而未能用。一个人内心已经有所得,“有所得”就是前面说的「见诸佛心,如明镜中显现其像。」我们凡夫的心跟佛的心有少分的相应,我们知道众生的心即是佛心,佛心即是众生心。但是在作用这一部分却不能自在,我们的心在生起种种功德妙用的时候,我们还不能够完全的解脱六根当中这种受用的习气的纠缠。

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:犹如魇人,手足宛然,见闻不惑,心触客邪,而不能动。一个人睡觉被魇魅鬼控制了,他被控制的时候,他在睡觉的过程当中,他双手双脚还存在,而且他六根的功能,他也可以听到外在的声音,眼睛也可以看到外在的形相,他整个六根完全是清楚分明,而没有任何的迷惑颠倒;但是内心因为接触到这种魇魅鬼这种邪法的控制,使令身体不能活动,这就叫做「受阴区宇」。你虽然知道,佛心即是己心,但是还是不能把心性的功德表现出来。当然他已经知道佛心即是己心,这对他整个菩提心的信仰,「自知我是未成之佛,诸佛是已成之佛」,有很大的加持作用;对菩萨道菩提心的那一份的信心跟愿力增长很多,但是诸佛的妙用,却还是受到自己感受的影响而有所障碍。

辛三、悬示受阴尽相。

若魇咎歇,其心离身,返观其面,去住自由,无复留碍,名受阴尽,是人则能超越见浊。

睡觉的人假设被魇魅鬼的控制,这样的过失已经是停止了,这时是什么相貌呢?其心离身;“身”指的是六根身,眼耳鼻舌身意。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是跟六根身紧紧的执着在一起,所以我们的心就被这六根,见闻嗅尝觉知,产生了感受所影响牵动,这时候这个心对六根身解脱了。前面说的「闻所闻尽」,前面是脱六尘,现在是能闻的六根也脱离了。

前面是脱离了六尘,到这个地方,这现前一念心性脱离六根的执取,只有剩下微细的六识,那微细的了别功能。这时脱离以后,他能够回光返照六根的相貌,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六根的相貌是怎么?是唯心所现,是生灭变化,无有实体,它有它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。这时候我们的心跟六根,是什么情状呢?是去住自由,无复留碍,我们这一念心可以随时想要来就来,想要走就走,生死能够去来自在,没有任何的执着跟障碍。这时叫受阴穷尽的相状,这个人能够超越整个三界的见浊。要以蕅益大师的判教,是断了三界的见惑。这一段是佛陀预先的指示受阴穷尽的相状。

辛四、结示本惟妄想

观其所由,虚明妄想以为其本。

我们这一大科都是破对色阴的执取,那么受阴你到底从什么地方来?我们应该观察它的来处,去观察受阴的由来,其实它是一种虚明的妄想。

解释「虚明妄想」:在我们一念真如的心性当中,其实我们没有任何感受,哪有什么感受呢?但是我们一念妄动以后,真如不守自性,一念妄动以后,就产生一个妄想,一种虚妄的想象。虚妄的想象当然有五种,前面的色阴叫做「坚固妄想」,这个叫做「虚明妄想」。什么叫「虚明」呢?比方我现在很快乐,而这快乐的感受它是虚妄不实,因为它一下子就消失掉了,它没有实体,但是它又那么的清楚分明的显现,我真的感觉到那快乐感觉的存在。你说它没有,它是清楚分明的显现,你说它有,又觅之了不可得。你说那快乐的感受在哪里呢?在身体里面?在身体外面?在身体中间?你完全觅之了不可得,这叫「虚明妄想」。

古德一再的强调这「虚明妄想」,说:关键点当然在“妄想”这二个字。蕅益大师说:你要认为它是真实的,那你就一辈子都没办法破除。就是你在观察感受的时候,它的生起、它的作用、它的消失,你要永远知道,它只是你内心过去的业力所显现的虚妄的一种感受而已,那你才能够慢慢慢慢脱离它的系缚;你要认为它真实的,那你永远都被它控制了。前面等于是前言,这以下就正式的进入我们破除受阴执取的正宗分,叫别明发相。

庚二、别明发相(分十:辛一、过抑生悲。辛二、感激生勇。辛三、智衰成忆。辛四、慧胜成劣。辛五、失守生忧。辛六、慧劣成喜。辛七、见胜成慢。辛八、轻安自足。辛九、空解成断。辛十、爱极成贪)各别的说明,当我们在正念真如的时候,受阴所引发的相状有十科:一、过抑生悲。二、感激生勇。三、智衰成忆。四、慧胜成劣。五、失守生忧。六、慧劣成喜。七、见胜成慢。八、轻安自足。九、空解成断。十、爱极成贪,有十种的感受会出现,这十种感受每一个人不同,因为你过去在感受当中,所累积潜在的种子不同,所以当真妄交攻的时候,所显现的也就因人而不同。

辛一、过抑生悲

净界法师:楞严经

“过抑”就是说,这个修行人他对内心这种妄想的感受,他经常用念佛持咒来压抑它、来诃责它,他对这感受压抑、诃责是特别的过分;因为过分的压抑诃责,而生起非常强烈的悲愍之心,这悲愍之心,悲愍到没办法控制,已经影响到他修止观的相续,叫「过抑生悲」。

发端现相

阿难!彼善男子,当在此中得大光耀,其心发明,内抑过分,忽于其处发无穷悲,如是乃至观见蚊虻,犹如赤子,心生怜愍,不觉流泪。

阿难!这修习止观的人,当在此中得大光耀,“此中”就是我们一再强调修行的所观境,你正念真如的所观境只有一个所观境,就是「现前一念心性」,无相的真如。你内心不断的在无相真如当中修止修观,这时候得大光耀;“得大光耀”是说你前面的色阴被破坏以后,你内心的智慧显现出来了,你能够知道,我心即是佛心,佛心即是己心,心佛不二。

这时候其心发明,内心当中因为过分的压抑这种内心的感受,就产生一种广大的慈悲心。广大慈悲心产生以后是怎么回事呢?内抑过分,由这个慈悲心你就不断的诃责自己,为什么我到现在才知道要修行呢?为什么我到这时候,才知道要去度化众生呢?为什么不早一点发菩提心度化众生?你就会产生一种过分的诃责自己的一种心态,然后这个心态再相续下去,当然我们如果去对这个心态的这种感受,不断去攀缘执着,这个时候就增长广大了。

忽于其处发无穷悲,就在这一份慈悲的感受发起的时候,就产生一种无穷无尽的大悲心;而这种大悲心不只是看到人而已,乃至于看到微小的蚊虻,这种小虫你看到它的感觉就好像看到一个赤子,刚出生的小孩子,他完全没办法去照顾自己,你内心就有一种使命感,应该去保护他、照顾他,甚至于看到他会产生怜愍的心,而不知不觉流下眼泪。这地方跟我们一般大悲心的标准就是过分,慈悲心过分,这种情绪的力量太强大。

指名教悟

此名功用抑催过越,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,觉了不迷,久自销歇。

佛陀对这种相貌的解释:佛说:这是一种修行用功过分的压抑、诃责所造成的,假设我们能够回光返照,知道其实这样的一种慈悲心,这样的一种感受,它只是一种惟心所现的。你知道它是一种暂时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,在你的真如本性当中,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一种慈悲的感受,那你就能够没有过失。

示迷必坠

若作圣解,则有悲魔入其心腑,见人则悲,啼泣无限,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

这个也不是一种真实的过失,只是一时的感觉而已,这跟真实圣道的功德是没有关系的。你能够觉了不为这样的一个妄想感受所迷惑,它自然就消失掉;但是如果你作圣道功德的理解,认为这是一种真实的功德而深深的好乐、深深的执着,就有一种慈悲魔入其心中来控制你的心态,那这个人不管看到谁就释放出无穷的慈悲,甚至于看到人就流出悲痛的眼泪而不能够停止;这个人的结果到最后就失去了禅定的三昧,而且轮回三界甚至于会堕落到邪魔外道去。

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「感受」,当然这种感受是种情绪,一种慈悲的感受出现。我们会感同身受,看到众生的痛苦就特别的悲愍。这种情况就是我们过去有修慈悲心的种子,这时你正念真如的时候,把有相的种子逼出来,但是适可而止就好。

所有的五阴魔境都是做的过分,因为放纵自己慈悲的情绪,很可能就会被这种慈悲魔所控制。蕅益大师在这一段的开示,特别指示说,这个地方的对治只有四个字:「觉了不迷」。我们不能控制我们什么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,因为这是种子,依他起性,但是你不能起颠倒。我们一再强调,一个人可以起烦恼,但是你不可以起颠倒,起颠倒你就全部完蛋了!

辛二、感激生勇

净界法师:楞严经

“感激”就是说这个修正念真如三昧的人,他内心有少分的功德,他能够…前面说的破除色阴,能够见诸佛心即是己心,有这样坚定的理解。这时候对佛、法、僧三宝心生感激,由这种感激的心就引生一种勇猛精进的心,而这种勇猛精进的心是过分。

发端现相

阿难!又彼定中诸善男子,见色阴销,受阴明白,胜相现前,感激过分,忽于其中生无限勇,其心猛利,志齐诸佛,谓三僧祇,一念能越。

他修止观的相貌:这个人在修止观的过程当中,他已经是色阴穷尽,而受阴明白;这个“明白”是受阴清楚的显现出来。我们前面说过,五阴就象是一个人穿五件衣服一样,他第一件衣服脱掉了,第二件衣服显现出来。而受阴显现是什么相状呢?胜相现前,他的智慧能观照到,见诸佛心即是己心,己心就是佛心,这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胜解,依止这样的胜解,感激过分。他想,无量劫来,我都是在颠倒的妄想中度过去,好不容易遇到『佛法僧』三宝的启发,我才能够明白这样真实的道理。就对三宝产生非常的感激,由感激心而引生了无限的勇猛,这种勇猛是又猛又利。怎么说呢?它内心当中的志向是『志齐诸佛』,他志向要上齐于十方诸佛。他就经常认为,其实所谓的三大阿僧祇劫,在我来说,只要一念之间就能够超越,我不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,我一念不生,当下就是如如佛。他有这样一种勇猛精进的决心,这种决心坏就坏在其心猛利,又猛又利,有一点过了头。

指名教悟

此名用功陵率过越,悟则无咎,非唯圣证,觉了不迷,久自销歇。

佛陀对这种相貌的说明:佛陀说,这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,陵率过越,心中产生过分的勇猛,总是觉得自己能够超越诸佛,这样的心态勇猛过分,如果能够回光返照,知道这一念勇猛的心,其实是觅之了不可得,不要随它而转,还是安住真如,以平常心观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不要把它当作一种真实的功德来看待。这样就能够觉了不迷,这样过分勇猛的心,自然就销亡歇息。

示迷必坠

若作圣解,则有狂魔入其心腑,见人则夸,我慢无比,其心乃至上不见佛,下不见人,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

假设你把这样过分勇猛的心,把它当真实功德的理解,而不断的的去随顺它、执着它,那就有一类的狂妄之魔入其心中,见到人就夸赞自己修学禅定智慧的功德,总是认为自己是无与伦比,自己是与众不同的。怎么说呢?你的心态乃至上不见佛,连佛都看不起。说,佛陀尚且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,而我只要一念的相应,当下就是如如佛。上也觉得自己能够超越诸佛,向下是看不起一切众生,一切众生都不能够体悟自心的佛性而心随妄转。如此的高慢,最后的结果是自己失去禅定的正受,来生堕入到轮回生死,甚至于三恶道。

这种勇猛问题就在于,有一点执理废事。理可顿悟,但是事要渐修,「一念不生即如如佛」是约理观,但在事相上还是要「三祇修福慧,百劫修相好」,不能够执理废事。

辛三、智衰成忆

净界法师:楞严经

“智衰”这个他的止观过程当中,他观照的智慧比较薄弱,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修念佛、持咒,多分都是在行门的定课用功的多,所以他观照的解门薄弱。会产生什么过失呢?形成一种经常专注的念头。这个专注的念头,是什么念头呢?沉默孤寂的念头,他经常会产生好像很沉默、很出现孤寂的感觉出现。

发端现相

又彼定中诸善男子,见色阴销,受阴明白,前无新证,归失故居,智力衰微,入中隳地,迥无所见,心中忽然生大枯渴,于一切时沉忆不散,将此以为勤精进相。

这个修大乘止观的人,见色阴销,受阴明白,前无新证,归失故居。“前无新证”就是说,他这时候虽然破整个色阴,但是他对于整个受阴还没有破除,还没有产生新的功德;往前,新的功德还没有出现,但是往后,他过去所熟悉的色阴已经破坏了。因为他过去很熟悉的朋友是外在的色声香味触这个五尘的境界,他已经没有感觉了,没有好乐心了。但是他新的功德还没有产生,这时在这中间的过渡时期,他自己又智力衰微,他不能够经常的去读经典,去思惟观察诸佛的功德,来给自己内心的好乐。

观慧力薄弱,他只是一昧的修止,这时他内心很可能会入中隳地,迥无所见;过去熟悉的老朋友,他已经不感兴趣了,但是新的朋友还没有出现。就在这色阴已破,受阴未证的中间的过程,是进退两难,叫「入中隳地」。他可以说是心中一无所见,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心中总是觉得闷闷不乐,没有一个安住处。

所以心中突然生起一个广大的枯渴之心,好像一棵枯木很久没有水的滋养,经常会有沉默孤寂的感觉,而且这种感觉还不是一时之间,是一切时,沉忆不散,白天打坐也是这样,晚上也是这样,经常就是安住在中隳地,安住在沉默孤寂,总是闷闷不乐的感觉。而且他自己还把这一种感觉当作是精进用功之相,还不知道怎么去对治,还不想要去出离。修行有这样的问题,这是禅定过深,止的功课过多,观慧薄弱。

指名教悟

此名修心无慧自失,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

佛陀对这样相貌的批评说:这是修心无慧自失,修习止观的心过程当中,没有智慧的引导而引生的一种沉默孤寂的过失。假设你能够体悟到,赶快加以对治,不要守在这种沉默孤寂,赶快走出来,这样子就没有过失,而且他也不是一个真实的功德。

示迷必坠

若作圣解,则有忆魔入其心腑,旦夕撮心,悬在一处,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

如果你把沉默孤寂的这种专注忆念之心,如果你把它当作真实功德想,就有一种忆魔,一种专忆之魔侵入我们的心中,控制我们的心态。结果是旦夕撮心,早晚那一念心,经常的摄心专注。专注在哪里呢?悬挂在沉默孤寂的处所上,当然就失去了正定的三昧,也就沦落于生死轮回。

这种情况就是他的定课「止」太强。弘一大师有说一句话,他说:我们一个人心志要苦,但是意趣要乐,你修行要带一点法喜。你要思惟诸佛菩萨的功德庄严,心生好乐;你经常都没有诵经,一路安住在无分别住的止,时间久了就很沉默。很沉默,如果你又把它当作功德想,那就容易跟专忆之魔感应道交,他就趁你在执着这沉默境的时候,因为你好乐这种沉默境,他就有隙可乘,就入其心腑,就控制你的心态。这时候你要多诵经,多看祖师的开示,把心走出来,走出沉默。

辛四、慧胜成劣

净界法师:楞严经

前面的一科是止的成分比较多,这一科是观慧力太强而定课太少,就产生一种卑劣之心。什么叫卑劣之心呢?得少为足,不思进取,有这样的心态出现。

发端现相

又彼定中诸善男子,见色阴销,受阴明白,慧力过定,失于猛利,以诸胜性怀于心中,自心已疑是卢舍那,得少为足。

这个修止观的人,他色阴已经穷尽了,而受阴现前。但是他在修止观的过程当中,他的止跟观并不是均等的,而是慧力过定,他看书的时间比较多,观想极乐世界的功德,观想诸佛菩萨的功德的时间比较多,但是拜佛、静坐修止的时间相对比较少。这时候会产生一种智慧过分猛利的一种狂慧的过失。什么叫狂慧?以诸胜性怀于心中。“胜性”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前面我们说的,他在破色阴以后,他不是得到一个胜解吗?见诸佛心即是己心。他经常就是忆念我心即是佛心,佛心即是己心,我的心跟佛的心是没有差别的。当然这理论上是对,但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合乎中道,适可而止。他却把这样的心态,过分的执着,而经常的怀在心中。

经常的执着就会产生一个什么过失呢?他怀疑自己,他也不敢完全肯定,但是有这么一点想法,自己就是卢舍那佛。卢舍那佛叫「净满」,恶无不尽,善无不满,所以他也是功德圆满了;功德圆满当然就不用再去修证,也就不用再进取了,就有一种得少为足的观念出现。这种观念的产生,我们看佛陀对这种相貌的说明,如果他不对治的结果。

指名教悟

此名用心忘失恒审,溺于知见,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

佛陀说,这是在修观的过程当中,忘失恒审。他虽然在理观很强,他一念心正念真如,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。所以在他入理观的时候,他入一种无相分别的时候,他觉得他一念不生即如如佛。这个理论上对,但是他没有从空出假,以假观来自我反省自己的阶位,没有反省在事相上自己的身口意三业,自己的定位在哪里,而一昧的沉溺在一种心即是己心,己心即是佛心,这样的一种自他不二的胜解当中。如果能够觉悟回光返照,而放弃这样的执着,他是没有过失的;而这样的一种胜解,也不是真实的圣道,他只是一时的理解而已。

示迷必坠

若作圣解,则有下劣易知足魔,入其心腑,见人自言,我得无上第一义谛,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

假设我们把它当作真实功德想,就有一类的下劣易知足魔,入其心中。见到别人就说,我已经成就无上第一义谛了,我已经真实的证得自他不二真空的平等之理了,我也就不必再作任何的定课,也不必增上了。这种情况,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

这种情况是观慧过强,但是禅定薄弱,而产生一种得少为足的心态。「观」,我们一在强调,你修空观的时候,在大乘佛法要修假观,观一切法空,你不能坏假。你同时在理观,正念真如的时候,观照自他平等不二之理,但是在事相上你还得清楚你的阶位在哪里,你内心当中哪一方面的烦恼比较重,你内心的功德哪一方面比较殊胜,假观也是要加强的。当然这个地方,你禅定的止你要加强,否则没有禅定的支持,产生狂慧就容易得少为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