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第二十讲)

请大家打开《讲义》第四十五页。我们讲到寅三,正示见性非物。这个地方是说,我们一期的生命在跟外境接触的时候,是有能所的:一个是能念的心;一个是所缘的物,物质的物。那么我们这一念心习惯性是依攀缘心,所以跟物质接触的时候,就对这个物质有所住,这个心就住在物质上面。住久了以后,我们已经忘了我是谁,我们的心开始被物化了,被物质同化了,变成一个固定模式的自我意识。所以,佛陀在讲见性不变随缘、随缘不变的时候,我们很难承当。我们觉得这个跟我没有关系,我不是这个样子。因为我们的思考变成固定化,我们的思想变成固定化,行为已经变成固定化,已经被物质同化了。因为只有物质才有固定的形式。因为被物质同化,我们失去了佛陀广大的功能。就像大海变成一个小水泡。追根究底,就是我们心中被物化以后的那个执取,要把它破掉。所以佛陀要告诉我们,见性不是一个固定模式的物质,其实我们可以去产生更大功能的,因为它有随缘义,有随缘的作用。

前面的两科都是说明“见性不是物质”,这一科是反证“物质不是见性”。身为一个物质,它没有明了性。当然佛陀都是用相反的方式。什么叫相反呢?先假设物质是见性,假设物质是能见。我们先假设说:好,我们假设物质是有明了性的,那会有什么问题呢?这以下说明了。

既然物质是有明了性的,那你现在看到桌子的时候,桌子也看到了你,“汝既见物,物亦见汝”。那这样子,能所的体性、有情无情的体性产生了杂乱。因为能见的是有明了性,所见的物是没有明了性的。那么这样子到底谁是能、谁是所,谁是主动、谁是被动的配合?完全杂乱。再进一步来说,你阿难尊者的个体跟我佛陀的个体,乃至于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的相状——这种世间相完全被破坏了,都不能安立了。所以说,物质有明了性,这是不合理的,非常不合理的。

这以下作总结。所以阿难你应该知道,假若你依止见性见到一切物质的时候,这样的一个见性就是你自己的见性,你的见性是周遍法界而具足万德万能的。这个不是你本来就具足的见性,那么是谁呢?你还不敢承当!我们看最后总结。

云何自疑汝之真性。性汝不真,取我求实!

这个地方佛陀作一个总结,说“云何”,这个“云何”有诃责的意思。说你为什么到现在对于你的本来面目,对你父母未生之前你真实的心性,清净本然、周遍法界、随缘显现无量功德的这种见性,你还产生怀疑?“性汝不真”,你还不敢直下承当,不敢承当就是“性汝不真”,如此的见性你还不敢直下承当!“取我求实”,你还期望我来为你证实。为什么还需要这样子呢?为什么还期望我来为你求证呢?这个就是你踏踏实实的见性,你还不敢承当,还要我来给你开示,还要我来为你作证明。这个地方就是有诃责的意思。

就是说,我们已经失去本来面目太久了。我们离开我们的本性,就像乞丐本来是大富长者的儿子,离开大富长者家太久,流浪太久了,自己已经被乞丐化了,你做乞丐做久了,被乞丐化了。我们现在这一念心依止攀缘心去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,攀缘久了之后,已经被物化了,被物质同化了。所以,我们听到一个随缘不变、清净本然、周遍法界、随缘显现妙用的这样的一个即空、即假、即中的心性,就是你本来的东西,你反而不敢承当;不是你的东西,你抓着不放。变成这个样子。

这个物质同化不是只有在家居士,有时候学佛的出家人都会被物质同化。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。

《六祖坛经》有一个叫法达法师。法达法师他很用功。他去见六祖大师,向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完全着地。当然六祖大师是明眼人,他一看就知道,“仁者心中必有一物”,你心中一定有一个东西,物在障碍你,已经被物化了。法达法师说:对啊,我的心中有一个东西。什么东西呢?你是不是可以把它讲出来?他说:我诵《法华经》诵了三千部。

这个非常不容易。一部《法华经》,正常速度大概六个小时到七个小时。假设你一天诵一部,你要诵八九年才能够诵满三千部,每天诵一部哦。它二十八品,将近七万个字。

你诵《法华经》诵了三千部,然后把这个《法华经》当作自体,你的心就住在《法华经》嘛,然后被《法华经》给同化了,变成把《法华经》这个法放在心中。就是我法二执,我们叫作自我意识,以这个当自我意识。当然这个是比较好的,清净的法执。

这个时候六祖大师就破他。他说,你要知道,佛陀讲《法华经》的目的,是假借《法华经》的经文让你能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,让你悟入本性,不是让你执着《法华经》那个经文。你执着三千部,这样子诵《法华经》变成人天福报,他的心被《法华经》所转——心迷《法华》转。他的心跟着《法华经》走,所以他一直执着他诵《法华经》三千部,一直把这个法放在心中,结果失去了他的清净的本性。所以,六祖大师破他以后,他当下开悟。他讲一个偈颂说:“诵经三千部,曹溪一句亡。”你看他诵经三千部,他一直执着这个《法华经》的经文,一直执着《法华经》的功德,把这个功德当作自我,结果他的心放弃了世俗的东西而执着《法华经》,已经被《法华经》物化了——物质化了、固定化了。他说:还好,遇到六祖大师,“诵经三千部,曹溪一句亡”,你一句话就把我破了。他说:

“未明出世旨,宁歇累生狂?”如果不了解佛陀出世的本怀就是要我们通过经文明心见性,我还以为诵《法华经》就是一个功德。如果我不能够明白佛陀出世的本怀,我不能解脱生死,诵《法华经》变成怎么样?第一个,成就一个大的福报力;第二个,成就一个未来得度的善根。如此而已。因为你被《法华经》物化,固定化、物质化。所以他说:

“羊鹿牛权设,初中后善扬。谁知火宅内,元是法中王。”最后这句话最重要。其实在三界火宅的这一念妄想的心,就是佛陀所证、众生本具的清净本性。

所以你看,佛陀一再告诉我们:物质是固定的形状,是没有明了性的;我们的见性是有明了性的,它绝对不是物质,它是一个心法。而我们因为在物质上执着太久,所以已经被物质同化。所以,这个时候佛陀希望能够通过种种的证明把我们的本性恢复起来。是这个意思。

子二、示无大小义 分二:丑一、疑问;丑二、答释

我们看第二段,示无大小义。这个地方,其实佛陀都在证明一件事情,就是“见性不是物质”,就是这个观念。物质是有大小的。你看桌子比椅子大,椅子比抚尺大。既然是有形状,就会产生一个大小的对立。但是见性呢,身为我们众生本具、诸佛所证的本来面目,它没有所谓大小的差别。

丑一、疑问

净界法师:楞严经

好,我们先看阿难尊者的疑问。

阿难白佛言:世尊!若此见性,必我非余。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,居日月宫,此见周圆,遍娑婆国。退归精舍,只见伽蓝。清心户堂,但瞻檐庑。

好,我们先到这个地方。阿难尊者提出两个疑问,就这种见的功能的大与小提出疑问。阿难白告佛陀说:世尊!假设正如佛陀所宣说的,见性是周遍圆满的、必我非余——它就是我当下一念心性,就是我的本来面目,叫我不要怀疑,要我直下承当,而不是其他的物质——但是我心中还是有疑问,不敢承当。为什么呢?比如说,我们讲这个见的广大功能。您看,我阿难跟如来在一起的时候,承蒙佛陀加持的原故,我见性的功能能够普观整个四天王殿的殊胜宝藏所成的宫殿;乃至于我安居在日月宫的时候,我的见性也能够周遍圆满,遍照整个四大洲的南瞻部洲的娑婆国土。你看我的见是这么样的广大,看到四天王殿,看到日月宫,看到整个南瞻部洲。

但是,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:当我退归到祇桓精舍的时候,我现在跟佛陀回到精舍,我的见的功能只看到了僧伽蓝——僧伽蓝就是大众僧所居住的处所。乃至于我回到讲堂,这个清心讲堂——“清心”就是说法的地方叫清心,佛陀的法门能够净化众生的妄想——回到这个清心的讲堂,我只见到屋檐跟庑——这个“庑”就是走廊,我只看到讲堂的屋檐跟走廊。

阿难尊者的疑问就是说,我这个见性怎么会有这两种功能呢?一个是广大的功能,看到四天王殿;回到精舍以后只看到这个讲堂左右的屋檐跟走廊。就产生这个疑问。

我们再往下看,看经文。

世尊!此见如是,其体本来周遍一界。今在室中,唯满一室。为复此见缩大为小,为当墙宇夹令断绝?我今不知斯义所在,愿垂弘慈,为我敷演!

这个地方,阿难尊者说,世尊啊!这个见性——此见如是,就是如是的见性,它的体性是本来周遍的。什么叫本来周遍呢?就是说,当我在四天王殿的时候,我是周遍地看到整个娑婆世界;现在回到了讲堂的房间当中,我只看到讲堂当中的整个环境。这个地方有大小不定的变化。那么这个地方的道理,到底是见性缩大为小——就是说我本来见性在四天王殿的时候是很大的,回到讲堂以后缩小了?还是因为墙壁的关系把我的见性夹断了,让我的见性断掉了,变成障碍了?我现在不知道这个见性由大变小的功能的道理所在。希望佛陀慈悲,为我开示这个道理。

这个地方的问题点就是说,阿难尊者他提出两个疑问:一个,大小不定;第二个,就是墙壁的障碍。这个见性是不是不定的?体性是不是突然间变大、突然间变小?第二个,它的体性是不是会被墙壁所夹断?为什么我回到娑婆世界的时候,回到讲堂的时候,一个墙壁就把我障碍住了呢?是不是我的见性会被墙壁所障碍?这个问题点就是,其实阿难尊者还是质疑见性是一个物质。

见性,它的本质是不变跟随缘,这两个是同时的。同时的哦——恒不变,恒随缘;恒随缘,恒不变。所以我们叫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是同时的。外道提出“神我”的思想,外道的神我是一个固定的东西,它不能随缘的。这个“神我”创造万物,但是这个神我不能跟万物打成一片。它不能够说恒常不变、恒常随缘,举体不变、举体随缘。不可以的,它不能这样子。所以外道的体跟用是二分法:能变现的、能主宰的神我跟所变现的万物是两个独立的个体,是二分法。

大乘佛法提出这个见性恒常不变而恒常随缘,恒常随缘又恒常不变,它的体用是同时的,它是不二的法门。它绝对不是一个固定模式的物质。所以这个地方阿难尊者是把见性的体跟用区隔了。其实体性是周遍,作用才是随缘。阿难尊者把体用区隔开了,所以这个地方他产生了疑惑。他以为体性好像变大变小,好像有障碍,其实这是作用的关系。阿难尊者这个时候对见性的体用产生了一种区隔的疑惑。

丑二、答释 分二:寅一、破执;寅二、会通

好,我们看佛陀的回答。回答当中有两段,第一个破执,第二个会通。先破除他的执着,然后再会通到道理上。

寅一、破执

净界法师:楞严经

先破执。这当中有一段总说:

佛告阿难:一切世间,大小内外,诸所事业,各属前尘,不应说言见有舒缩。

这个地方等于作一个总说。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:我们所见的这一切的世间当中,所见的物质有大小的差别——你看桌子比较大,椅子比较小;有内外的差别——房子之内,墙壁以外,有内外的差别。乃至于种种的事业——这个“事”是物的本质,“业”是物的作用,所以种种事业就等于是整个森罗万象。这些都是属于前尘。所谓前尘就是所见之境,它是所见的物质。而你的本来面目——能见的见性,你不应该说你的见性有大小、内外的差别,不应该这样讲,因为见性本身是周遍法界的。先把见性的体标出来。佛陀先讲随缘不变之体,再讲不变随缘之用。所以说,这个能见的见性,你不应该说有大小差别。

这以下就把它的体跟用的关系用譬喻的方式加以说明。我们看第二段。

譬如方器,中见方空。吾复问汝,此方器中所见方空,为复定方?为不定方?若定方者,别安圆器,空应不圆;若不定者,在方器中,应无方空。汝言不知斯义所在,义性如是,云何为在?

这个地方佛陀用虚空跟器具来作一个比较。虚空是比喻广大见性的不变之体,器具指的是我们因迷悟而产生的不同的作用。佛陀说,在广大的虚空当中,现在你放一个方形的器具,比如说一个正方形的锅子,你把它放在虚空当中。好,你就看到一个方形的虚空出现。那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:这个四方的器具所显现的这种四方形的虚空的形状,是固定的呢,还是变化的、不固定的呢?就是,因为有一个方形的器具,才出现一个方形的虚空,这个虚空的形状是固定的,还是变化的?如果这个四方形的虚空是固定的,你把这个方形的器具拿掉,换成一个圆形的器具,这个时候虚空不应该再变成圆形。而事实上,我们把方形的拿掉,变成圆形的器具,又会出现一个圆形的虚空。虚空有随缘的作用,它不障碍你的。另一方面,如果它是不决定、是变化的,那么在方器当中就不应该出现四方形的虚空。所以说,也可以说是不变,也可以说是随缘。

所以你说“不知斯义所在”,你不知道这个虚空变大变小的义理所在,其实它的义理就是这样子,它就是有不变性跟随缘性,这个义理就是这样。就是说,虚空的体是不变的,但是作用随缘。你放一个方形的器具,它就出现方形;你放一个圆形的器具,它就出现圆形。它就是不变随缘、随缘不变的义性。“云何为在?”就是说,哪里还有其他变大变小的道理存在呢?没有这种大小的存在的。就是一个不变的体跟随缘的作用,如此而已。

我们看第三段。

阿难!若复欲令入无方圆,但除器方,空体无方。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。

如果我们想要使令这个虚空去除方形、圆形的相状,恢复它的本来面目,你不用去创造一个虚空;只要把之前放的这个方形、圆形的器具去掉,空体自然就出现它广大无边的、无方形无圆形的相状,而不是说你还要去除去虚空的方形、除去虚空的圆形。

也就是说,虚空因为有方形的器具而变成方形,因为有圆形的器具而出现圆形。那你说,我现在要恢复虚空的本来面目,怎么办呢?你只要把这个器具拿掉就好了嘛。你不必说除去虚空当中的形状,因为虚空本来就没有形状。你说:诶,因为方形的器具出现了方形,因为圆形的器具出现圆形,那我是不是要把那个圆形、方形去掉?不必。你只要把器具拿掉就可以了。

我们看总结。

若如汝问,入室之时,缩见令小。仰观日时,汝岂挽见齐于日面?若筑墙宇,能夹见断,穿为小窦,宁无续迹?是义不然。

这个地方是用相反的方式来破。那么,假设正如你所问的,从四天王殿回到讲堂的时候见性缩小了,好像衣服缩水了一样。如果你这样讲,你看到讲堂所以见性就缩小了,那你出去外面,那见性是不是扩大了呢?因为你出去外面,看到很多的虚空啊,看到太阳。你看到太阳,你的见性难道是“挽见”?什么叫挽呢?就是把绳子打结。两个绳子很短,把它打结,变成两个绳子结在一起。难道说,你出去外面看到太阳的时候,是把一段一段的小小的见性连起来,然后一段一段结在一起,才见到你的太阳吗?难道是用连接的方式吗?“若筑墙宇”,因为有墙壁的关系、有屋宇的关系见性就断绝,如果你穿一个小洞,见性就延续出去了?

其实这个道理不是这样子。见性本身是无形无相的,而且它不受障碍的。虽然清净本然、没有形相,但是它有随缘的作用。因为迷悟的关系,它随顺众生迷悟的执着而产生不同的作用,但是它又不失本性。蕅益大师讲过一句话,说“狂华(花)乱舞,空体依然”,这句话值得我们去参。“狂华(花)乱舞”,就是我们心中有很多的想法,我们无始劫来熏习很多的思想,好像虚空当中产生很多的华(花),到处飞扬,但是它永远不会染污我们的虚空,“空体依然”。只要狂华(花)消失了,空体就能够恢复了。不是说空体当中还有个狂华(花),不是。

关于这一段,蕅益大师说,到目前为止,阿难尊者的问题已经整个道出来了,一口道出阿难尊者心中的障碍。蕅益大师说,到这个地方阿难尊者他的问题点在哪里?四个字——迷己为物。把自己当作一个物,自我意识嘛。什么叫物?我们前面讲过,它是固定模式的。所以,你要知道阿难尊者的问题在哪里,到最后佛陀会通的时候你才知道佛陀到底要破的是什么。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物质接触久了以后,迷己为物,忘了我们是谁了,被物质同化了。所以,到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出来,阿难尊者是把自己当作物质了,迷己为物。

寅二、会通

净界法师:楞严经

好,佛陀到这个地方,把这个圆融无碍的道理讲完了。见性是恒常不变、恒常随缘,恒常随缘、恒常不变;虽然是清净本然但它又随缘显现,虽然随缘显现但它又清净本然。这个体用不二的道理,到这个地方佛陀讲完了。

最后把这个观念会通到我们修行的止观。这一段非常重要,这个止观是非常重要的。这地方有两段,先说明凡夫一念的迷惑产生的障碍;第二段佛陀再讲到修行的一个止观的方法。一个是病,一个是药。

先看第一段。

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迷己为物,失于本心,为物所转。故于是中观大观小。

身为一个见性,我们前面讲过,体性是周遍的。当我们摄用归体,当我们的心回归到原点的时候,跟佛陀回归到原点的时候是一如无二如的,心佛众生三无差别。我们的本来面目的的确确是如此的,所以我们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。从可能性来说,从体性来说,我们真的所有的恶法是可以断的,所有善法是可以修行的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见性是清净的,它不是一个物质化的东西,所以我们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。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,当我们一念不觉以后,我们的心态变成怎么样?“迷己为物,失于本心,为物所转”。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,产生一个我法二执的自我意识。

我们看“迷己为物”这个“己”。蕅益大师解释说,这个“己”就是六尘的缘影,把这个自己当作六尘的缘影。把自己当作是六尘缘影的一个固定的形态。什么叫六尘的缘影呢?我们不要讲过去生,就讲今生好了。你说,我是谁?你是谁?你就是那一念心嘛。那么心是怎么来的?我问你,心是怎么来的?为什么会有心?不是上帝创造的。以唯识学讲,它是熏习而成。你从小生长在什么家庭,你受你父母的影响,你父母的一举一动会产生你的一个思考模式;长大以后到学校去,受了老师的影响;出了社会受了朋友的影响。你跟什么人在一起,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

也就是说,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性,当它受了整个六尘的刺激的时候,会产生一个落谢的影像。什么叫落谢呢?就是你小时候发生过什么事情,比如说你喝水,喝到中毒或者怎么样,你对水就产生畏惧。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,但是你还是会留下一个影像——就是五尘落谢的影像。这个影像对你产生一个思想上的引导,这就是我们的思考模式,我们已经被物质化了。我们成长过程当中点点滴滴的生命经验,让我们产生一定的思考。

我过去举过一个例子,说有一个猎人,这个猎人养了一只老鹰,打猎用的。他为了方便,就把这个老鹰放在鸡群里面,跟鸡一起养。当然老鹰比较大,这老鹰就整天跟鸡跑来跑去的,吃东西的时候在一起,玩的时候也在一起,睡觉也在一起。诸位要知道,这个老鹰眼睛所看到的都是鸡,耳朵听到也都是鸡的声音。它的六尘,从小到大,它就是认为“我就是一只鸡,我是一只大的鸡而已”。其实它是一只老鹰。

但是我们要知道,我们讲到心性它怎么样?它不变,但它有随缘义。这个地方很可怕,它随顺你的执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。这个老鹰长大以后,尽管它的肌肉非常的强壮,它的手爪非常有力,但它飞不起来。为什么?它已经被物质化了。它认为它是一只鸡嘛!鸡怎么能够飞呢?鸡顶多能够跑得比较快一点而已嘛,怎么能够飞呢?

后来这个猎人很失望,不管怎么样地训练它,它就是飞不起来。这猎人实在是太失望了,失望当中带有瞋心,生气了,就把这个老鹰放到悬崖边上,让它自由落体,把它放生了。结果他把他的老鹰抱到最高的悬崖,让它自己掉下来的时候(一个人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候,他的潜能会发挥出来),当这个老鹰掉到一半,它展起翅膀飞起来了。

其实老鹰的功能没有失掉,只是它一直认为自己做不到。我们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自我设限。你看受菩萨戒的时候最怕的是什么?其实如果你研究菩萨戒就会知道,菩萨戒最怕什么?——我做不到!画地自限,这个很严重。在菩萨道里面你不能说“我做不到”。你应该说“我会慢慢改”,不能说“我做不到”。虚空有尽,我愿无穷。

当我们的心开始被物质化以后,我们从一个广大的心性、具足无量德能的心性变成现在这个样子,我们流转太久,做众生太久,卑劣太久,所以我们看到佛陀就说:哇!佛陀跟我是不一样的——您是万德庄严,我是业障凡夫,我永远跟不上您。这是为什么呢?“迷己为物,失于本心,为物所转。”我们在行为上不能马上赶上佛陀,但是在认知上要先相信你自己有无量的可能性。你要告诉你自己,你现在的思想——当然理可顿悟,事要渐修,很多思想要慢慢调整的,但是你要先相信,你要相信这件事情:你现在的妄想不是你的本来面目。你先相信这件事情。你的妄想,是因为你的生命当中很多的经验给你很多的信息,错误的信息,慢慢地累积起来。包括今生,包括前生,你遇到很多人,他告诉你很多观念,告诉你很多邪知邪见,再加上你自己的虚妄分别,产生我法二执。但是你的本性永远没有失掉。就像是一个虚空当中,你放一个方形的器具,你暂时看到一个方形的虚空,但是这个器具拿掉,虚空还是恢复到原来的虚空。这个叫作明心见性。我们叫作“达妄本空,知真本有”。

为什么妄想是空?因为它是生灭的因缘产生的。我要告诉大家,真如本性不是假借因缘而生的,所以它不会假借因缘而灭,它是本来具足的。本来具足的东西是不可破坏的。诸位要知道,你没办法破坏它。你造五逆十恶,你还是没有办法破坏它的本性。所以这个地方问题在哪里呢?我们本来没有破坏,但是怎么变成有破坏?无坏而坏。因为我们迷,把自己物化了,我们自己给自己一个设限——我只能够怎么样。你看我们烦恼现前的时候,好像这件事我一定要做,因为这个表示自我。其实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,没有这件事情。所有的想法都可以改变的。原则问题就是我们迷己为物,把自己物化以后就失掉了我们清净的本性,从今以后为外在的物质、心中的物——我法二执所转,所以这个地方才出现了大小功能的差别。为什么阿罗汉有这种功能,菩萨有这么多的功能?这表示我们的我法二执都没有消除,被物化的关系。这一段的“一切众生”,古德注解,是包括了九法界的众生都在里面,当然这个地方有轻重的差别。

好,那应该怎么办呢?这以下有三个次第,修行有三个次第。我们看经文。

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。身心圆明,不动道场。于一毛端,遍能含受十方国土。

那么在因地当中要怎么办呢?第一件事情,转物。你应该在心中产生一个微密的智慧观照。你不是做功课要观照,你起心动念都要经常观照“达妄本空,知真本有”,慢慢地舍妄归真,那么你就慢慢地能够恢复到我们的如来的本性,恢复到我们原来的本性。所以第一个就是“转物”。这个转物,就是说用理智来转情感,而不是转那个物质,是转心中的妄想。因为我们的妄想——你看佛陀喜欢把妄想称作物质,我们妄想是因为被物化了,你受了物质的影响,受六尘的影响。但是,我们现在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把过去物化的这个妄想转过来。这个地方是讲因地的观照。

这以下两段,是最后的果地功德。

身心圆明,不动道场。

前面是破妄,这个是显真,显这个真的体性。所以,我们就能够成就,这个身心世界就能够圆满光明,安住在一个寂静不动的道场。这个道场就是常寂光净土。所以佛陀在经典上说,我观一切的十方的国土无有寸土可得——禅宗说的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,这个就是常寂光的道场。所以我们得到一个体性广大的自在,显真。

那么显真以后,它有什么作用呢?看它的妙用。

于一毛端,遍能含受十方国土。

当我们真性恢复以后,我们就能够达到事事无碍的法界。什么叫事事无碍?你看,在一个那么小的东西中(最小的东西就是一个毫端,一个眉毛的尖端的地方),能够含受一个这么广大的十方国土,“于一毛端,遍能含受十方国土”。因为我们能够产生微密的观照,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,我们的功能才能够慢慢地扩大。

这里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思考。我们一念心迷己为物,我们从这个地方来出发好了。我们的心被物化以后会产生执着,执着的结果,我们会怎么样?会产生一个错误的概念,就是追求,越多越好。你看我们的生命体,我们喜欢得到,不喜欢失掉。但是当我们的心越贪越多的时候,我们的功能就慢慢地丧失掉。其实,我们的观念如果不能改变,我们很难解脱的。我们喜欢得。你看,财物越多越好,东西越多越好,结果我们反而失去更多。你看圣人修学是舍。他越舍,越放下,他拥有越多功德,功能越多,“于一毛端,遍能含受十方国土”。从前面的譬喻你可以知道。你看,一个虚空放一个器具,虚空就产生了区隔;你把这个器具舍掉,就变成一个虚空了。

忏公师父对修行提出一个概念,他说,我们修行有一个很重要的、基础的入道法门。这个入道法门是什么?就是学吃亏。我们喜欢占便宜,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劳力越少,收获越大。结果,这种思考模式使自己的我法二执更加的坚固、更加的物化。其实我们应该学吃亏的。学吃亏以后你才能够转变那种已经物化的东西,把它全部都慢慢地消化掉,恢复你的清净本性。但这个不容易做到。不过在概念上你先承认这个观念是对的。这个是趋向解脱的。

我看广钦老和尚的开示。他说有一个居士去承天寺挂单,想要出家。这个居士很用功,做什么事都很认真。有一天他跟大众去出坡,回来以后大家把工具一丢就去吃饭,他也想要去吃饭。执事法师说,诶,你先不要吃,把这工具拿去洗一洗,放到库房再去吃饭。他觉得他吃亏了,大家一起做事,回来以后我要去洗!他一气之下,就想要走了。老和尚把他叫到寮房里面来,对他说,你一走下去,你整个修道的因缘全部都失掉了,变成障道。你要从这个地方去学吃亏才对,忍人所不能忍。哦,他念头一转过来,他很高兴地去洗一洗,再去吃饭。后来那个居士自己讲,从那天以后,他整个心胸变得非常开阔。就那个因缘转过来以后,遇境逢缘,他觉得烦恼轻薄很多,不会像以前动不动就起烦恼。

这个问题就是说,我们刚刚前面讲过,念头要转是不容易,但是如果你不转你就跟解脱道无缘,你变成修福报。你诵经三千部,然后把它产生一个功德想,这个叫作修福报。所以我们今天要把这个已经物化的我法二执转变过来,你要开始学吃亏。这是第一步。因为你要舍,你才能够产生更大的作用、更大的功德。所以这个地方“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。身心圆明,不动道场。于一毛端,遍能含受十方国土”。